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Edit Guihua Planning
省名
市名
县区名
区域全称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链接
专题
附件(输入链接,用 | 隔开)
清空
政策的一段话简介(可不填)
这里显示已有的政策(不用输入)
更新
文件正文 与 扩展阅读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衔接重庆国土空间规划、应急管理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相关规划,做到“平急”结合,有效提升重庆市应急保障能力。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含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基地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等四类设施。同时还应包含其他具有“平急两用”功能的基础设施。 应优先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乡村集中连片民宿、山区旅游酒店资源。 “平急两用”设施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安全优先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设施安全性、消防安全性、环境安全性、生物安全性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新建交通便捷、具有大容量空间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应急医疗、大型文化教育设施等公共建筑,在条件允许时宜考虑“平急两用”。从前期规划贯穿建设阶段,预留一定的空白空间作为应急用地。 优先考虑采用标准化与模块化的机电设备、污水处理系统及暖通空调设备等,确保在“平急转换”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施工与便捷安装。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纳入重庆市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将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及配套设施整合为应急管理平台的关键子模块。通过运用城市信息模型(CIM)、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全面增强重庆市的数字化城市运行管理与应急响应能力。 纳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包涵“平时”和“急时”两种使用情景的完整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新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在“平时”和“急时”的使用过程中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51410等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标准。 既有建筑改造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时不得降低原有建筑设施的消防安全标准,应符合《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等相关规范、政策规定及地方规定的要求。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根据“平时”和“急时”两种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包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