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Edit Guihua Planning
省名
市名
县区名
区域全称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链接
专题
附件(输入链接,用 | 隔开)
清空
政策的一段话简介(可不填)
这里显示已有的政策(不用输入)
更新
文件正文 与 扩展阅读
中共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 现将《关于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的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 2022年9月2日 关于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部署要求,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更好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功能作用,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以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目标导向,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组织群众全方位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推动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22年底,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组织体系健全,群众参与意识增强,试点项目基本建成,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一套规划成果和制度机制成果,构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共同缔造”的路径方法。2023年上半年,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共同缔造”在全省项目中全面推开。 二、试点安排 全省13个市(州)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内确定1个村(或自然湾组)作为试点,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试点村(或自然湾组)要与县(市、区)“共同缔造”试点一致,按照群众工作基础好、村组织战斗力强、村风民风纯朴、群众有强烈诉求和实施意愿、有产业发展基础、县乡党委重视的原则确定。省厅8月底前选定1至2个试点作为厅领导联系点和全省先行示范点。9月10日前,各地的试点实施方案报省厅备案。 三、主要任务 (一)决策共谋,科学规划。项目规划前,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作用,搭建村民议事平台,形成群众参与的共谋协商机制;各级下派规划师驻村、全程参与,帮助培养一批“土专家”,指导村民参与规划;采取入户走访、座谈交流、村湾夜话、场院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围绕“村庄怎么建、环境怎么整、产业怎么导”等问题共同会诊,找准群众诉求和村庄长远发展需求。规划编制中,由专业机构面向村民开办规划设计大讲堂,让群众深度了解全域整治项目;在符合标准规范前提下,专业机构和村民代表对施工标准、材质、工艺等进行共同论证;注重乡村文化风貌保护和传承,让农村保留乡愁味道;按照“征集、商讨、公示、修改、反馈、表决”的工作流程议事决议,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二)发展共建,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中,要按照农民投劳、农民自建、农民投工取酬等类型因地制宜组织共建活动,对垃圾清理、庭院整治、花木盆栽等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引导群众自力改造;对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公共绿化、微景观改造、农村广场等简易工程,支持村集体组织村民参与施工,纳入农民自建“以奖代补”范围;对安置房还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幼儿园和老年服务中心建设等技术含量高的复杂工程,由专业队伍建设,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按劳取酬。涉及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相关工程设计方案须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项目完工后,要邀请“土专家”、村民代表参加单体工程验收,整体竣工后,要按照群众参与的工作流程议事决议,获得大多数村民同意,方可通过竣工验收。 (三)建设共管,民力集聚。要把群众参与管理贯穿项目始终,项目建设中,建立公示制度,做好项目信息公开,号召老党员、志愿者、乡贤能人参加工程监理,邀请村民代表参加项目推进会和工程例会,形成群众参与监督机制。项目验收后,要将项目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创新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对环境卫生、公共资产管理等一般事项,号召党员、村民志愿者带头认养认管,实行积分奖励制度;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解决工程管护经费,聘请村民为公益员、环保员、维护员,落实全方位管护责任;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农村合作社建立运营公司,实施专业化运作,推动国土整治+民间创意、+网红打卡、+非遗传承、+农事体验、+文体赛事、+科研教学等资源汇聚,赋能价值提升,丰富生产生活,促进农村发展。 (四)效果共评,群众主导。坚持“服务谁、谁评价”的原则,建立项目建设全过程群众评价机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问卷调查、组织开展群众评议打分等方式,进行量化评价,积极开展最美乡村规划师、最美志愿者、最美耕保人、最美庭院、最美工程等示范评比活动,增强群众荣誉感、责任感。制定评价奖励机制,对参与贡献度大、获得示范评比荣誉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资奖励。 (五)成果共享,红利保障。推动基础设施共享,推进村庄美化亮化、水电路气网和小广场、小亭子等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和共享使用,在生产生活、文娱活动、文化宣传、休闲小憩等方面发挥综合作用。推动公共服务共享,拓展党群服务中心、超市、爱心食堂、图书室、卫生室等功能,支持打造共建共享的物流平台、直播带货平台。推动产业共享,借助市场力量,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推进农文旅康等产业融合,健全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产业链条,引导村民就地就业创业,鼓励村民利用自住房打造民宿、农家乐、快递、电商等服务产业。推动资源共享,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导农民将林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等资产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厅成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厅领导任副组长,在省国土整治中心设立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办。各市(州)和试点所在县(市、区)的自然资源部门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负责统筹推进和督办落实,指导试点工作开展。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要与试点所在乡镇、试点村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编制具体操作性强的“共同缔造”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二)加大统筹协调。各级要突出抓好试点项目资金筹措落实,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适度向试点村倾斜,服务试点项目实施和共同缔造活动。各试点县(市、区)要积极探索,编制全域整治“共同缔造”试点“以奖代补”项目名录,将农民自建工程纳入奖补范围,支撑试点项目实施。省厅将依据各地试点开展情况,建立全省全域整治“共同缔造”试点“以奖代补”项目库,促进试点工作开展。 (三)加快项目实施。各级要树牢“一盘棋”思想,上下联动,强化责任分工,实行专班负责,科学调度,协调推进,严把工程设计关、工程质量关和工程进度关,用好用活各类资源,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调研指导和检查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试点取得实效。 (四)加强宣传总结。广泛开展专家座谈、业务讲堂和专题培训,准确理解和把握试点工作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活动成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附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共同缔造”试点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