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Edit Guihua Planning
省名
市名
县区名
区域全称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链接
专题
附件(输入链接,用 | 隔开)
清空
政策的一段话简介(可不填)
这里显示已有的政策(不用输入)
更新
文件正文 与 扩展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合并办理的通知(试行) 桂自然资规〔2019〕6号 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和广西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精神,整合相关职能,精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促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进行办理,并纳入建设项目用地“三级联审”审批系统进行审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政策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以及机构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制定本通知。 (二)有关概念、审批权限和合并办理的范围 1.用地预审: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2.选址意见书: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3.审批权限:自治区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由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市、县级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自治区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市、县级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4.合并办理:指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一个事项办理。 依据《城乡规划法》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均为有关部门审批或者核准建设项目前的行政许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文件有效期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单独核发选址意见书有效期参照执行。 5.合并办理范围:审批、核准类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建设单位可直接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 (三)只申请办理用地预审的建设项目,按原有规定(桂国土资规〔2017〕2号、桂国土资发〔2018〕58号文)执行 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或只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建设项目,按本通知要求执行。 二、材料要求、审查内容和流程 (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 1.材料要求。建设单位要提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申请报告、项目建设依据、项目用地边界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相关规划图等材料(具体见附件3)。 如遇特殊情况,建设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提交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方案、用地踏勘论证报告(或节地评价报告)、选址论证报告。其中,如能源、交通、水利、通讯、农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拟选址的位置与现行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暂不一致或未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建设单位须提交选址论证报告。 已批复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依据为批复的国土空间规划;其他为已批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2.审查内容。 (1)主要审查供地政策、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是否合理等方面内容。 (2)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等方面内容。 3.审查流程。建设单位向政务服务窗口递交申请材料;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内部会审(会审岗位设置与用地预审一致),逐级上报;有审批权限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二)单独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建设项目 1.材料要求。建设单位要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报 告、项目建设依据、相关规划图纸和项目用地边界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具体见附件4)。 如能源、交通、水利、通讯、农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拟选址的位置与现行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暂不一致或未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建设单位须提交选址论证报告。 2.审查内容。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等方面内容。 3.审查流程:同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一致。 (三)只申请办理用地预审的建设项目,材料要求、审查内容、审查流程按原有规定(桂国土资规〔2017〕2号、桂国土资发〔2018〕58号文)执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制度建设和审批系统建设。将选址意见书核发纳入建设用地审批报批“三级联审”审批平台办理,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三级联审”制度,制定审批流程,落实会审制有关工作。选址意见书核发的会审岗位参照用地预审设置。 (二)明确办理时限。自治区、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或单独办理选址意见书的时限均为10个工作日;自治区、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每宗报件可进行一次补正材料,补正材料时间为3个工作日,未按时补正系统自动退件,补正时间计算在审查时限内;“转外挂起”的时间不计入承诺办结时限。 (三)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审批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审批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审批人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建设人员相对稳定、勤政务实、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 (四)加强组织协调。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逐步将现行城乡规划图进行矢量化处理,并入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提高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审批质量。国家未印制新版选址意见书格式之前,我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预发原格式的选址意见书。 本通知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附件: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三级联审”流程图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三级联审”流程图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办理审查材料清单 4.单独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审查材料清单 5.关于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的报告 6. ××市(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初审意见的报告 7.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项目建设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的批复 8.关于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的报告 9. ××市(县)自然资源局关于××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初审意见的报告 点击下载:附件1-9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2019年6月18日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合并办理的通知》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及依据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和广西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精神,整合相关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精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促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以及机构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文件,制定了《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合并办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二、意见征求及采纳情况 《通知》征求了厅综合处、法规处、权益处、利用处、规划处、管制处和各设区市自然资源局的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7条,完全采纳1条,部分采纳1条,未采纳5条。提出的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文字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未采纳意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意见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和政策精神。 三、目标任务 出台《通知》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广西机构改革方案》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优化职能配置,简化办理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力争使全区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指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四、主要内容 《通知》包含了总体要求、材料要求、审查内容和流程、保障措施和附件。主要内容如下: (一)审批权限和并联办理的范围。自治区层级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由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市、县层级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自治区层级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市、县层级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审批、核准类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建设单位可直接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 (二)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的材料要求、审查内容和流程。建设单位要提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申请报告、项目建设依据、项目用地边界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相关规划图等材料。如遇特殊情况,建设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提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方案、用地踏勘论证报告(或节地评价报告)、选址论证报告。其中,如能源、交通、水利、通讯、农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拟选址的位置与现行城乡规划暂不一致或未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建设单位须提交选址论证报告。主要审查供地政策、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是否合理等方面内容,和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是否符合城乡规划、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等方面内容。建设单位向政务服务窗口递交材料;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内部会审,逐级上报;有审批权限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三)单独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项目的材料要求、审查内容和流程。建设单位要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报告、项目建设依据、相关规划图纸和项目用地边界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如能源、交通、水利、通讯、农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拟选址的位置与现行城乡规划暂不一致或未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建设单位须提交选址论证报告。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拟选址位置是否符合城乡规划、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等方面内容,审查流程同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一致。 (四)有关附件。主要包含了“三级联审”流程图、审查材料清单、申请报告模板、初审意见模板等内容。 五、涉及范围 本《通知》所涉及范围包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需要办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建设项目。 六、执行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需要办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建设项目均要严格按照《通知》以及自然资源部等上级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七、关键词诠释 (一)用地预审: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二)选址意见书核发: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三)合并办理:指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一个事项办理。 八、有利举措 《通知》有利于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请材料,是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九、新旧政策差异 新旧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选址意见书核发方面,本《通知》规范内容,比较原有的选址意见书核发政策做出了较大改进和创新,一是创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两个行政许可事项合并办理,实行一个批复文件一次许可;二是在精简选址意见书申请材料、减少部门前置审查审核环节、降低建设单位申报材料难度方面做出了较大突破;三是对选址意见书有效期进行了重新规范。依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及城乡规划管理法相关规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文件有效期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原规定用地预审有效期三年,不予延期;选址意见书原规定在两年内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可延期一次);四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方面,仍沿用原有政策。 十、特色亮点 一是创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两个行政许可事项“合二为一”办理;二是将原本分别需要10个工作日办结的两个行政审批事项,合并为一个事项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三是选址意见书核发的申报材料取消《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减少向建设项目所在地环保、水利、交通、林业等需多个部门审查环节,节省建设单位准备申报材料的时间,降低报批难度;四是将申请报告、项目建设依据、项目用地边界拐点坐标表等材料进行“二合一”受理,至少减少3个申报材料。 十一、注意事项 (一)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三级联审”制度,制定审批流程,落实会审制有关工作。 (二)自治区、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或单独办理选址意见书的时限均为10个工作日以内;自治区、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每宗报件可进行一次补正材料,补正材料时间为3个工作日,未按时补正系统自动退件,补正时间计算在审查时限内;“转外挂起”的时间不计入承诺办结时限。 (三)要加强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审批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审批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审批人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逐步将现行城乡规划图进行矢量化处理,并入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提高选址意见书核发的审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