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UBPA最后一片地块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所在的地块,其南部原为南市发电厂,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就是南市发电厂曾经的主厂房之一。本次开发的地块为花园港路、苗江路、半淞园路、保屯路围合的区域,不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及其西南面的广场,以及世博创意秀场。共7栋建筑及其间的公共空间,在世博举办时为多座城市最佳实践案例馆,以及世博创意食堂。

越界·世博园效果图(来源:网络)
本刊在2010年的43期《城市实践》课题曾详细报道了城市最佳实践区整体区域及各案例馆。其中北部片区已经较早完成开发,成为Leed铂金级园区,汉堡之家、罗讷-阿尔卑斯馆、澳门德成按等案例馆都被整栋保留。最北端靠近中山南路的原宁波滕头案例馆、西安案例馆等所在区域前不久也拆除完毕并开始建设。因此,越界·世博园所在的地块是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最新实践”。

越界·世博园全景(来源:网络)
完整地保存街区历史脉络和有效地利用既有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根据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规划原则,改造要遵循“街区再生范例”的原初目的,展示宜居环境品质、低碳生态模式、工业建筑再生、科技集成应用、地域文化特色。南市发电厂遗留的工业建筑具有大跨空间特征,适合改造成展览建筑。区域内工业建筑遗存改造和利用占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
世博会期间,城市最佳实践区B1区从生态仿生学出发,将生物美学和工业改造结合,阐述建筑是城市有机体的概念。B2馆是新旧互现,采用局部包裹新材料(陶土板)的手法,解决了建筑采光、通风、隔热等问题。B3区的概念构思是彩色魔盒,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插入基本几何体,形成空间形态的虚实对比和强烈的材料质感对比。B4区则为平改坡,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屋顶形式,有效解决隔热、通风、采光问题,并形成强烈的韵律感。B4-2区外虚内实,使用再生木材,能有效吸收紫外线辐射,抵挡外界噪音,并拥有良好的透气性。

B4-1区门前的花园区域保留了原巴塞罗那案例馆中高迪设计的古尔公园“高迪龙”雕塑(图:佟鑫)
本次改造区域的项目总体量约50000㎡。在园区公共空间方面,世博时期的艺术雕塑得以保留或归位。西班牙建筑师高迪设计的古尔公园“高迪龙”,其原样复制品在世博时展出于巴塞罗那案例馆,世博结束后赠送给上海,本次改造中重归B4-1区门前的花园区域。部分场馆改造后,利用厂房挑高优势,出租给文创、设计类企业。B3-B区外立面保留了原南市发电厂厂房框架结构。
B4-3区主打体验式商业业态,将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何念领衔打造的“念剧场”承接,开设一家沉浸式剧场。这个概念过去一年在沪上文艺青年当中极为火热。确定入驻的还有设计师Renya主理的手工婚纱高级定制店、由同济大学青年设计师团队打造的体验式精品酒店“有在”、韩国知名隐形眼镜品牌HITOMI的美瞳主题咖啡馆等。

C2区原为世博创意厨房,未来将维持餐饮功能定位(图:佟鑫)
C2区原为世博创意厨房,未来将维持餐饮功能定位,会引入一家米其林餐厅,以及不同档次的餐饮消费场所。
IMAX华昕影院已经着手改造B4区的内装,开业后将首开“弹幕观影”。B4区的红砖墙采用了特别的风格,约请日本设计师制作,在墙面上垒出不同形状的纹理,让不同时间段的太阳光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B4-2区内部中庭适合举行小型展览(图:佟鑫)
B4-2区适合小众创意办公,一楼层高五米左右,内部中庭的高亮空间适合举行小型艺术展览和产品展示活动。B4-2区中心广场的顶棚和地面喷泉水墙也经过改造,未来将会举办美食节、亲子娱乐、爵士音乐节等室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