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致使一些超级城市的扩张呈指数级增长,而另一些中小城市则正在日益萎缩,处于经济转型期或候鸟模式的转变下,不管是哪一种缩张变动,其城市的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彻底的分解和重组。
历史文化区域的分解也导致了城市传统社区的弱化。片段式的文化遗产保护、孤岛式的文化遗产圈存破坏了城市的历史肌理和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中国经济崛起,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取得巨大成绩相比,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面对当今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经常是各自为政,这是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重视不够。比如,城市景观雕塑和壁画显得杂乱无章,在城市中本来需要修生养息的地块盲目进行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在街道中乱立超大超宽的广告牌,有的商家夜间的霓虹灯招牌给人感觉凌乱而刺目。
商业化建设割裂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及人地关系。有些城市打着“文化城市”的旗号大拆大建,以毁坏本土自然人文风貌的代价,去营造换取异国情调、另类体验:假古董、假建筑、假风俗……建造了一个个异域文化主题旅游景点,盲目追究旅游经济效益,完全不顾地方城市文化特色,使得城市景观缺少自己本该有的地域文化性格,缺乏前瞻性和总体规划,造成了历史文脉的断裂。
目前出现了两种设计倾向:一种是过分追求景观的现代形式,忽略了对文化主题的探求;另一种是表现形式过于陈旧,不足以适应现代城市的设计形式需要。前一种情况由于忽视了对城市地域文化深层内涵的挖掘,设计缺少文化,游客缺乏乐而忘返的文化情境体验;后一种情况,景观元素表达单一、呆板,形成文化概念的被迫填给,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视觉疲劳。设计应该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化,又要创新发展,去从本质上、精神上延续这种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延续、文脉相传。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在前些年,城市文化景观喜欢搞形象工程,喜欢标新立异,喜欢“高大洋”风格,而忽视了功能性,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这助长了景观垃圾的泛滥。另外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上也有一些病态认识,认为只有通过花费巨额资金完成的作品才足以显示该城市的富庶与高贵。因而忽略了城市本来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到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与发展。

部分地区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不仅没有充分发扬当地传统民风,甚至将其看成落后的标志,加以排斥,这是对当地住民的不尊重,也是对地域文化缺乏理解的表现。不善利用地方的物质资源载体,既造成了对当地资源的浪费,也破坏了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和谐。在进行城市文化景观的建构时,不能脱离当地的环境因素,要积极融入本土的民俗风情,融入民俗文化的精髓,以彰显景观更深层次的含义,才能建构具有独特文化的景观。

应该说,与中国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城市的文化景观建设还有不少的问题。
文化景观是体现城市灵魂的名片,它展现着城市亘古的文化底蕴和现世的精神风采。文化景观也是城市的形态剪影,通过精简的城市轮廓,表达出城市的品位和理念。所以城市文化景观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魅力,创造有活力和灵性的城市文化空间。愿我国的城市文化景观有着更美好的未来,生生不息、繁衍发展!
(文章原标题为“寻找城市历史痕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