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物理与生理方面,性别、年龄影响热舒适感知。女性对于热不舒适较男性更为敏感;相同性别的人,年纪越轻,对于热不舒适的敏感性越高,老年人对热感觉的敏感性较低,但老年人更易受热压力的威胁;Pantavou等人提出体重、身高和体表面积等个人物理要素与热感觉的相关性较低,新陈代谢这一生理要素对于热感觉的影响也不显著。
在个人心理方面,人们的记忆、期望和文化态度等影响热舒适感知。Nikolopoulou 最早提出,心理因素在主观热舒适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和同伴认为空间的自然性、人们的期望、经历、暴露时间的长短、对于环境的感知控制及环境刺激等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热感知。人们的热经历和热历史影响热感知及热期望,对于相同的户外温度,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比生活在自然通风环境中的人有更高的热感觉,空调使用者热应力的年度百分比显著上升 ;早先的居住地也影响人们的热期望,在城市绿色空间中,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期望更低的风速。一些研究者也相继验证了季节和气候影响了人们的经历与期望,在冬季人们偏好温暖,在夏季则偏好凉爽;热带城市的人们对于高温有较高的容忍性。Kenz和Thorsson等人关注于文化、环境态度对于热感知的影响,在城市绿色空间具有相同的PET值,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人的户外活动与热感知具有显著差异 。
在个人行为方面,户外暴露时间、感知的控制及活动水平等影响热舒适感知。长期的户外暴露可能帮助人们适应热环境并对热条件有更多的容忍性。感知的控制也影响人们的热感知,人们选择打伞、带遮阳帽和减少衣物等行为来调节热舒适 ;当人们感觉热时,走到树荫或构筑物阴影下,就会感觉相对舒适。此外,当人们对环境刺激的需求大于热不舒适的限制,即人们主动去交往、锻炼、参与时,已经准备好了去适应环境,也就避免了过度的热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