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只要北京一下雪,脑海里就会蹦出自由作家、诗人尹丽川博客上的这句话。短小平实的语句里蕴藉着无限的想象,仿佛是一幅拉不完的画轴,一下铺呈开来,满满的画面,也许这就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家国情愫。
北京的冬天,浸入寒风,裹挟在这飞雪里,飘落在人们的心头。
这样的天气,以往纷扰的城市,倏尔有了种安静的能量,在每一寸有着历史重量的砖瓦上释放着恒久的魅力:
梁实秋这样描述北京的冬天:
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那景致有得瞧的。但是有几个人能有谢道韫女士那样从容吟雪的福分。所有的人都被那砭人肌肤的朔风吹得缩头缩脑,各自忙着做各自的事。我小时候上学,背的书包倒不太重,只是要带墨盒很伤脑筋,必须平平稳稳的拿着,否则墨汁要洒漏出来,不堪设想。有几天还要带写英文字的蓝墨水瓶,更加恼人了。如果伸手提携墨盒墨水瓶,手会冻僵。手套没有用。我大姊给我用绒绳织了两个网子,一装墨盒,一装墨水瓶,同时给我做了一副棉手筒,两手伸进筒内,提着从一个小孔塞进的网绳,于是两手不暴露在外而可提携墨盒墨水瓶了。饶是如此,手指关节还是冻得红肿,作奇痒。脚后跟生冻疮更是稀松平常的事。临睡时母亲为我们备热水烫脚,然后钻进被窝,这才觉得一日之中尚有温暖存在。
而下雪的南京,又何尝不是金陵呢?
千年秦淮河,风情犹万种。
若遇冬雪,东都洛阳也会在倏然之间梦回隋唐。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方文山·《烟花易冷》词。
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在斗转星移间旧貌渐失,不过在落雪之后,古都风韵依然可见。
说到下雪,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那是分外妖娆——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银装素裹下,惊艳中国风。
大理
丽江·玉龙山
长城
冬天一来,刮的不是东北风西北风,而是中国风。
(来源:视觉志、故宫博物院微博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