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设”是关注好设计和年轻人好想法的版块。髀设,即毕设(毕业设计)。学生的毕设往往是年轻人充分调研后提出的新鲜想法,是体现“初心”的作品。“毕设”虽然意味着完结,但“髀设”是连接改变的开始。
“髀”来自“髀石”,原本是羊腿的一块连接骨,也是一个有趣的儿童游戏。我们希望,通过“髀设”的传播,年轻人的好想法会与现实产生出有趣的张力。
收集到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各有其打动人之处。最终,我们挑选出17个涉及不同城市空间和问题的作品,包括:老龄化、幼儿园、古村落、老菜场、老城区、工人新村、办公空间、共享社区、医院等等。我们也请不同的学者、专家和市民评委对这些作品做出评价。“髀设·秀”系列不是单纯地展示毕设作品,而是展现年轻人思考、探索和理解城市问题的历程,从中看出年轻人独到的价值。
尹健江,现居广州,现为教师、独立设计师。2014年获得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室内设计硕士学位,毕业作品《微缩办公》曾获入选柏林DMY新秀阵容,并于次年展览于柏林DMY设计周。在荷兰鹿特丹开创Studio Roy Yin。2015年末回国后,一直在探究空间的艺术性如何影响行为。他认为办公室意味着工作,而工作意味着实现自我价值。办公空间的变迁是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设计师要满足这些变化的需求,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想像力。
2012年,我到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遇到的第一个研究题目就是,研究荷兰空置办公楼的现状,并提出可行的方案。接着我们参与了两个在空置办公大楼里举行的项目(Todays Art的室内项目和鹿特丹建筑日的项目)。
研究生第二年的时候,我在著名的OMA总部同一个大楼里上课。众所周知,OMA是荷兰最著名建筑事务所,CCTV办公大楼的设计者。他们在世界各地设计了不少办公室,有意思的是,OMA所在的办公楼居然是半空置的。我对这种幽默关系背后的办公室主题产生了疑问。一方面出于发达国家荷兰空置办公室的原因的好奇,另一方面则出于对中国新办公室的疯狂增长产生了一丝的忧虑。于是,我就把办公空间的研究作为毕设题目。
被固定的工作单元
1960年代起,人们对更开放和更灵活的办公室设计产生了需求。当时,开放性大空间用小隔断规划的办公形式十分流行。1963年,Quickborner团队设计了Bürolandschaft开放性办公楼,奠定了开放性与灵活性办公的地位。
Bürolandschaft平面,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尹健江。
他们以公司的工作流程来决定如何安排大量的家具。工作空间,安静空间,会议空间和休闲区域形成了一副壮观的办公景观。在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下,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了有限距离内,唯一的沟通方式。因此人们必须在固定的地方工作,让别人更容易找到自己。
这种刻板的公司结构控制着员工的工作地点,行动路线,社交活动,休闲活动和时间安排。电影“Play Time”(1967)把这种冷峻的办公环境渲染得淋漓尽致,里面的场景和我们的真实生活格格不入。人们就像在机器里的零部件一样,没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的工作环境。
电影“Play Time”剧照。
灵活多变的工作空间
1980年代后,工作方式和工作地点有所变化,个人、团队、客户广泛地讨论如何重新设定办公的设计方向。许多变化来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灵活工作的时间表、灵活的公司管理制度和个人需求。当一个公司的服务器可以连接到每个员工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在家、酒店、咖啡厅或其他地方上网工作。因此,Hans Hollein的移动办公就从理论变成了相似的现实。
Hans Hollein移动办公概念。
戴尔公司计划在2020年实现50%的员工在办公室以外工作。2013年,Dell公司已经有20%的员工不在办公室工作了。这是为了推行更便捷的办公模式,为广泛的员工提供“边工作边进行私人生活”的机会。这种工作方式也会节省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荷兰代尔夫特的公司The Vision Web鼓励员工在任何地方工作,被称为实行灵活工作非常成功的企业。另一家公司Sun Microsystems在实行新办公概念上有许多的经验。他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灵活的办公点网络——从家庭办公到卫星办公室,再从卫星办公室到地区总部或者中央办公室。独立的工作准则允许员工“Sunner”在家里工作,从而避免交通堵塞和其他干扰,也可以和家人共进午餐,节省了许多时间,还可以享受私人生活。员工到卫星办公室或者中央办公室的唯一原因,是见客户或与其他团队人员配合工作。
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中央办公室和卫星办公室。
但是,当我们从固定工作传统向灵活办公过渡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办公楼的空置。近年来,欧美地区办公室的使用率普遍下降。企业减少办公空间的使用,意味着减少开支,于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逐渐减少,所以办公楼的空间使用率在降低,就出现了办公楼里的剩余空间。
被节省出来的办公空间
一栋传统的办公大楼只是用来工作用的,因为建筑师和规划者并没有预想到当今的西方社会办公空间会供过于求。在我看来,作为新生代的设计师,有必要对新情况提出独到的见解,把问题转化为机遇。也许,办公楼里的剩余空间,或者说节省出来的办公空间,也许可以变成其他的生活空间。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才适合被节省出来的空间呢?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
早晨,我们想吃新鲜的早餐并配上香浓的咖啡,享受美好的日出,听听音乐,阅读报刊。一个咖啡厅出现在我们的办公室旁是最美好的。中午,如果我们吃腻了自带的三文治或饭盒,那私人厨房就不会让你失望。私人厨房没有菜单,但每天却提供一道或者两道特别的菜式,有可能是西餐也有可能是中餐,它将会让我们的舌尖得到惊喜。
下班时间,抒发一天压力的最好地方可能会是健身房。在我们回家前,我们还可以在隔壁的超市买到食物或日常用品。于是各种各样的服务让工作生活变得十分便捷。因此,灵活办公和生活悠闲体验可以存在于同一个办公大楼里。未来的办公空间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比单一的办公楼更加有价值。
毕设研究分析过程。
创造最小的办公室
于是,我提出一个想法: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无法缩小的办公室?它不再是传统的办公室,它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作空间,也会带来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空间里哪些空间是可以被舍去的?
现在,独立工作和程序化工作完全可以在办公室以外执行和完成。在个人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和会议室这三种传统办公空间里,只有开放式办公和会议室会在未来得以保留。而传统会议室又是经常被空置着,在空置的时间里,它应该开放给日常工作使用。
于是,我以著名的Bürolandschaft为研究对象,探索是否有极致的可能性以节省空间。从Bürolandschaft平面可以发现,走道空间占据了Bürolandschaft大部分的面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家具一个挨着一个地移向一侧,它将会变成下图的情况。
Bürolandschaft平面转变。
第二张图片黄色部分占差不多40%的额外空间,倘若这些空间都用于我们之前提到的生活和体验,将会给办公人员带来许多好处。在这个例子里,人们不能走到家具所在的地方,除非他们在家具上走动。而我们一旦不穿鞋子,我们就变得自由了,并且可以发现许多超乎想象的方式去工作。
实际上,在办公室里不穿鞋子,可以带来更健康的工作方式。德国联邦姿势与移动性研究所所长Dieter Breithecker说:“如果你非常注重人机工程的效应,那工作的时候不穿鞋子将可以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在鞋子发明前,人类赤脚行走了200万年,我们的脚已经进化为行走和跑动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东西支撑了。所以,出现了一个新机会,让我们去体验和感受工作赤脚时的轻松。
在桌椅上行走。
在办公室里,一些设备如存储间,书架,衣架,冰柜等占用了不少空间。我想,如果这些设备可以像桌子椅子一样可以让人使用,这会增加工作的地方。另一方面,因为桌子椅子之间的通道不复存在,每个人之间的空间变得拥挤。
在同一个水平上空间间隔小,视线被阻隔。
然而,如果我们让桌子椅子的高度有所增加,变成许多层,我们就可以合理地把未曾被使用的垂直方向上的空间运用上了。空间就因此变得更加舒适。同时,因为部分桌子椅子得高度增加了,他们下方的空间可以用来放置不同的办公设备。在灵活办公的时代里,这种不可再缩的办公概念可以成为现实。人少的时候,空间不会过于空荡,人多的时候,也可以满足需求。
下一个问题是:如何用设计来满足这种情况,让不同高度的桌子和椅子在任何一个地方,随时工作。这样未来的办公室可以让我们走到哪里工作到哪里了。
在不同的高度会有更好的视野和更大的空间。
桌子,椅子和办公景观
一直以来,椅子和桌子--这对办公室里古老的搭配决定着办公室的形态。在未来的不可变小的办公室里,桌子和椅子仍然起着重要作用。通常,办公椅和办公桌的高度设计符合不同人的身体比例。桌子是一个让人们完成不同任务的平面。但是当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处理成千上万的文件时,大型的桌面将变得空空如也。
另一方面,人们通常都放许多东西在桌子上,这会给工作带来许多干扰和不便,想要找到相应的东西将会花费我们不少时间。因此,我们需要更小的桌面,在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空间。
大桌面与小桌面。
在未来的最小办公室里,人们是自由的个体,他们有权利选择任何地方工作,挑选自己的工作位置。原有的传统椅子要不太软,要不太小,或者不够平坦,不能像桌子一样放东西。这样,人们就不能在任何地方工作。如果增加椅子的尺寸,模糊桌子与椅子的功能。于是,桌子也是椅子,椅子也是桌子。
增大椅子面积前后对比。
通常一把舒服的椅子可以给予我们身体很好的支撑。但实际上,即使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长时间的不活动对身体还是不利的。一分根据Kansas State大学研究员Richard Rosenkranz带领的研究表明:“我们发现长时间地坐着对糖尿病和全部的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个人体力活动和其他活动也与此息息相关。”医学网站Medical News Today报道说,办公室人员有着更高的机率患上慢性疾病,因为他们花费一天里更多的时间坐在桌子前。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减少久坐和特定的坐姿。人们应该做更多的体力活动。
在新的办公景观里不同的工作姿势。
因此,办公室应该允许人们可以以更多的姿势工作。因此,这种“桌子=椅子=阶梯”的概念使人们在办公室里走上走下,他们无意中做了许多额外的体力活动。
我认为办公室意味着工作,而工作则意味着实现自我价值。办公空间的变迁是人们需求发生了变化。设计师应当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想像力。
最小的办公室原型C。
在我的毕设中,桌子、椅子和其他办公用品之间的新关系形成了新的办公景观。这个最小办公室不仅满足了功能性办公室的基本需求,也释放了更多的办公空间来丰富日常办公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地点、路线、姿势和邻里同事的选择,让人以各种姿势在任何地方工作和见面,甚至是在角落,或者在别人上方,在一些等级制的办公室里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空间。
这个最小办公室的设计将减少租户的花费,提高办公效率,丰富办公生活,也让发商免受亏本的烦恼。最重要的是,设计将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新的办公景观将为新的工作观念创造了机遇。
最小的办公室原型A。
最小的办公室原型B。
2015年6月,我的毕业设计参加了柏林的设计节。在展览中,最多的问题,莫过于这已经成为现实了吗?有没有公司在用你的设计呢?我说,这需要一个既勇敢又创新的客户。
2015年6月,在柏林设计节展示毕设的尹健江。
许多年轻人觉得设计非常有趣,表示如果有这样一个共享空间,一定会去工作一番。也有足球俱乐部的经理过来问他们办公室可不可以设计成这样?是否有成品可以购买。因为他们喜欢运动,希望办公室也可以设计成锻炼身体的地方。
有些老师说,他们办公室可以设计成这样,肯定很受小朋友喜欢。的确,这吸引了一些小朋友来我的展区玩耍。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跟我说,她准备回学校申请,改造一个类似的区域。
看来,这个设计的形态,已经超越办公室的范围,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趣味性。当然,除了这些,也有老师带了整个专业的学生过来听我演讲,他们尝试了我的设计,感觉非常棒,但是觉得很可惜,暂时没有客户愿意用好的材料去做这样一个设计。
或许有一天,人们会问我们为什么坐在桌子底下。我们会慷慨地回答到:“对不起。我们在工作。”
范文兵(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系主任)评语:这是一个基于研究的毕业设计(design based on research)。所谓基于研究,是指针对一个课题,追根溯源,找到规律和趋势,以此作为设计依据,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类型的学生作品,我会更关注设计者如何通过理性推导,将结论顺畅地转换到设计步骤与设计成果,这是一种理性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非常需要培养。
本设计的推导过程,还是比较荷兰、比较严密的,尤其是图表的介入(如那张Bürolandschaft平面转变图)非常关键,而以后的如赤脚、小尺寸、高低强调运动等因素的引入,其实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这个主观性帮助了设计的开展与物化,同时意味着,这个设计,会找到和它匹配的特定的(而非普遍的)客户群。
髀设·秀|和全世界失联,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髀设·秀|菜翻天:网络时代的菜场复兴
髀设·秀|把城市当家,从房子开始
髀设·秀|幼儿园,你知道小豆豆们的感受吗
髀设·秀|一户人家,一个家族,一座古村
髀设·秀|老去,看到未来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