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来厦游客人数剧增,上鼓浪屿岛的游客也与日聚增,鼓浪屿商业在业态及空间布局上存在“多、散、乱、烂”问题,即商业氛围过浓、布局散乱、随意摆摊、业态混杂、经营档次低,不仅影响鼓浪屿的形象,且与申遗极不协调,整治势在必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 年12 月30 日印发《厦门市商事主体经营场所备案及监管若干规定》及《厦门市经营场所禁设区域目录》,要求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有效期5 年。规定和目录中对商事主体经营场所重新划定了禁设区域和许可监管单位,鼓浪屿商业设置应根据规定和目录重新检讨并改进和提升。
2011 年3 月16 日,由鼓浪屿管委会、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厦门市规划局三个部门联合发布,自2011 年4 月1 日起暂停鼓浪屿风景区部分新设立企业 (含个体工商户)审批登记。随着2014 年4 月1 日迫近,鼓浪屿新设立企业 (含个体工商户)审批登记重新启动,急需适时、适用、实用的商业业态发展指引。
鼓浪屿商事审批登记和申遗工作的顺利进行,厦门市规划委员会特委托开展《鼓浪屿重点要素(历史风貌建筑、申遗核心要素和重要街巷)业态发展引导》,围绕申遗对鼓浪屿重点要素业态发展(历史风貌建筑、申遗核心要素和重要街巷)。进行研究,提出可操作的规划实施方案。

充分认识到鼓浪屿遗产地的核心价值,将其按照世界遗产的保护要求,加强规划,严格管理,避免过度商业化,有效推动其蕴含的价值被妥善的保护,并能长久的为后代传承。

2) 以人(游客与居民)本需求为出发(自下而上)
作为历史城区类型的鼓浪屿,要以其以优秀的环境品质,多元化的商业业态,满足游客和岛上居民的人本需求;

3)以系统、完整的商业空间布局为支撑
以“吃、住、行、游、购、娱” 六大旅游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商业业态的形式深入落实到商业网点布局中,同时注重社区商业的架构;

4)以彰显鼓浪屿自然与人文特点为特色
充分发挥鼓浪屿的阳光、沙滩、海风、海水、街道、休闲、美食、音乐等优势,体现其人文历史与文化底蕴;

5) 以可操作、实施的规划与政策相结合为结果
商事规划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商事规划的结果就是要在政策上可实施,在保护好鼓浪屿历史人文风貌和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1)商事现状情况和问题的分析




2)商事相关规划与政策的研判


3)商事发展方向和布局的明确



4)重点要素商事发展的引导





3)相关实施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