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统筹协调
(四)统筹规划。三亚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生态的系统性、城市的整体性,科学制定相关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整体”的城市设计为依托,统筹和指导“城市双修”工作。先后编制完成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水系、海岸线利用等6项规划。在规划中,加强各规划的协调衔接,注重调查分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整体考虑综合性和时效性,科学确定需要重点修复、修补的地区和内容。并通过开展“城市双修”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统筹协调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系统谋划城市立体蓝图,综合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使用、空间利用问题,努力实现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牢固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落实绿色、人文的发展要求。内外兼修,依法治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五)制定计划。三亚市在“城市双修”伊始,就编制了整治违法建筑和城镇内河湖水污染等行动计划,统筹安排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工作,将“城市双修”细化为系统性强、操作性强的工程项目,梳理出年度开展的抱坡岭山体修复、三亚河治污、丰兴隆生态公园和解放路综合整治等18个重点项目,明确各项目的位置、类型、规模、建设时序、完成时间、阶段性目标、投资规模和责任单位。同时,注重将“城市双修”与五年拆除违法建设行动结合,与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结合,将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修补,与提升公共服务结合,增强实施计划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六)多方协同。三亚市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制度优势,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在三亚市规划局设“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下设7个工作组,分别由海洋局、园林局、规划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牵头,抓紧落实各项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技术工作组,为“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帮助协调落实项目,形成了“行政统筹负责、技术协同对接”的工作模式,协同推进“城市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