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0305)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总理提出要改变长期以来严控城市住宅建设用地的政策。

手动点赞总理提出的“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的政策方向。长期以来,国土部门、住建部门和农业部门一直推行严格控制住宅建设用地的供给政策,这是很多城市住房价格高企不下、让很多进城农民和毕业大学生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成为噩梦的主要原因。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基本理论假设现已证明是错误的。一个假设是中国人口会增长到18亿人口,必须保障人均1亩的口粮田。但是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人口规划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将在未来10年左右达到人口增长峰值,然后就是持续的老龄化和人口下降趋势。最高人口峰值为14.5亿人。此外,中国粮食亩产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农业推进,亩产量已经在过去30多年内提高了三四成。一句话,中国根本不是住宅用地紧张的国家。
政府应该充分保证住宅建设用地需求,用市场手段平衡高房价的不正常现象。实际上,众所周知,供地从紧不过是政府企图抬高和保持高房价以获得巨额财政收入的骗人的把戏。
从全球城市化规律来看,沿海地区是国内外人口迁移集中的地区,人口随着城市化而逐步集中到为数不多的特大城市、城市连绵带地区,是一个地理规律,也是世界普遍的现象。但是我们的土地管理法却硬性规定各省级行政区必须保障80%的基本农田不能碰的“红线”,包括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竟然也被要求保持基本农田。这是一条违背地理规律、经济规律、违背人性的法规制度。
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一反科学制度终于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回归了常识和人性的政策,才能得到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