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要素如道路、水系是景区三维景观图中游客向导的重要识别特征信息。在ArcScene中通过设置要素的基准高程,可以实现其三维显示。此外,还可以将纹理、遥感影像或二维地理要素与表面叠加。
依次打开需要叠加显示的道路、水系、休憩地要素图层的属性对话框,设置其基准高程为区域TIN 表面,实现要素与地形的三维叠加显示。此外,根据需要可对地形起伏程度进行拉伸以夸大或缩小起伏度,可通过设置各图层数据高程转换系数实现。最后生成景观模型。
(1)分别右键单击道路、河流、休憩地图层,选择 properties,选择“Base heights”,按下图设置,单击“确定”;

(2)按照第一步将每个图层设置基准高程为地形表面,本教程命名为“CreateTin2”。(地表颜色可以自己调整,建议采用单色渐变,不要特别花哨。)

景观图基本工作已经做完,你可以直观的看到地形起伏,道路、水系沿地形延伸,后期可以将建筑物拉伸,并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植被,营造更逼真的环境。
郑重声明
不少飞友询问小飞飞上期10元一套的收费数据是指上次那一期的么?
小飞飞不会那么黑心,收那么贵的价钱,10元一套指的是整个3D分析教程的所有数据,共四份,分别是:
“Select By Location”工具数据;
“Feature To 3D By Attribute”(2D转3D)工具数据;
“3D分析综合应用——提取污染范围内的建筑物”数据;
“3D分析综合应用——景观模型制作”数据。
以上4分数据为一套,每套10元,有需要的朋友可向小飞飞留言购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