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英报:中国掀起恐龙热 多地建“侏罗纪公园”
分类
(编号:2)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3-11-09 16:50:4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参考消息网11月9日报道 外媒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兴建博物馆的高昂热情和数量空前的洞坑意味着中国人将成为全球未来挖掘恐龙的主力。在这些有1.5亿年历史的化石身上,体现着中国人对古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以及各地争强好胜的心态,而这也会对全世界儿童学习、喜爱的恐龙名字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美国、瑞士、德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宣布,他们在中国山东临沭的下白垩统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恐龙足迹动物群。该遗址保存了包括大型蜥脚类、中型四足类、两种兽脚类、鹦鹉嘴龙类等丰富的足迹化石,对研究白垩纪早期恐龙的演化、迁徙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白垩纪研究》上。 图为化石发掘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英国《泰晤士报》11月2日报道指出,几十年前,中国便以其发现地命名了青岛龙和山东龙两个名词。更近一段时期的新增名词包括诸城龙和刘家峡黄河巨龙。在许多情况下,在中国发现的新物种都会引发对恐龙生物学、恐龙进化、恐龙消亡的大反思。在中国东部发现的大量恐龙蛋和恐龙胚胎催生了恐龙成长的新理论;在中国山东省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墓穴”则为不同种类的恐龙聚居这一理论提供了证据。 报道称,随着中国资金对国内和国际科研团队日益开放,未来20年,以中国不知名角落命名的恐龙名称也许会层出不穷。仅仅是上个月,研究人员宣布在山西省云冈石窟附近发现了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新型鸭嘴龙。这个发现令人们非常振奋,因为这有助于人们探索所有门类鸭嘴龙的进化。而中国对新发现恐龙的命名也不失趣味:2013年4月,国际研究人员同意2006年在遥远的新疆地区发现的一种恐龙化石属于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一种肉食性兽脚类恐龙。人们以中国民间传说中龙王的名字“敖闰”为该恐龙命名。 然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徐星介绍说,尽管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但国内过去对该领域一直兴趣不大。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恐龙的兴趣也水涨船高。 徐教授说:“在我刚入行时,只有一个人研究古脊椎动物——就是我。而现在,仅是我们研究所每年就会招收20多名学生,而且全国各地还在不断成立新的研究机构。”从内蒙古到湖南,各地方政府争相兴建恐龙博物馆,资助考古挖掘,希望能以当地地名命名恐龙。 而广东省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黄东则表示,该博物馆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另计划增加4000万英镑的投资。“有必要在中国兴建更多的恐龙博物馆。我们应当让世界更加了解我们特殊的恐龙资源——这也能推动当地经济。兴建恐龙博物馆可以吸引商人投资,因为有些商人觉得,既然远古时候的恐龙都在此栖息,那么这儿一定是个好地方”。(编译/胡溦) 原文来自: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