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耶鲁菜园”:公共空间的规则意识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5-07-12 14:22:1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近日,一则陪读家长在美国种菜新闻引起人们关注。在耶鲁大学,一片曾经的荒地现在成为了一块块菜园。种菜的人都是前来陪读的中国家长,闲暇之余开辟了这块荒地。耶鲁校方为家长们提供化肥。家长们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可以施肥,但不能用杀虫剂;和邻居分享自己收获的蔬菜,哪怕对方不种地;外出时各家会互相帮忙照应菜地等。而若有人家要搬走了,他们还需负责找到下家,保证他们那块菜地还有人照料。
中国陪读家长在耶鲁开荒种地,美国人不但不反对,还提供化肥支持。这段话字数虽不多,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正是这件看似小事的新闻引起极大关注的原因。围观者驻足旁观的原因是,耶鲁校园内即便是荒地,那也是公共空间,若不是中国大妈大爷,荒地还将是荒地,公共空间将会一直毫无价值。 是中国人改变了公共空间的自然生态。你可以说是中国人还未退化完全的农耕意识在起作用。可农耕文化有什么错?中国人到哪里去喜欢开荒,喜欢占用公共空间,可占用公共空间并非全是坏事要一律禁止。至少美国人的做法就值得肯定。既然公共空间尚未给社区带来价值或受益,那就允许私权占用公共空间并适当引导,引导得当也能真正发挥公共空间的公益作用。 在中国可能会演变成居民和城管激烈冲突的案例,在耶鲁却因为引导得当变废为宝。请注意这件事始终贯串着的核心理念:规则意识。不用杀虫剂;与社区不种菜的居民分享蔬菜;互相帮忙照应菜地;菜农搬走时托付给下家。正是规则意识让私权对公共空间的占有变成公益事业,这正是公共空间的不二法则。令人拍案叫绝的还是,此处的规则意识和行为并非来自权力,而是自发形成,若换成中国,也能有这样公共空间里互惠互利的行为吗? 人类文明的高地在城市文明,城市文明的精髓在公共空间。因为有尚未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所以有开荒种菜,所以有小贩摆摊。因为有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所以有大妈跳广场舞。中国人耶鲁种菜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城市里尚未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是否就一定不允许私权侵入?比如城市里铁道沿线的空地,如果有大妈种菜而且与社区居民分享并确保不影响铁道,不但能绿化环境,而且能解决私权侵入公共空间带来的个体利益冲突问题;而对城市里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是否可以在各方都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让个体适当占用空间呢? 比如说广场那么大,光散步还是没有充分利用,如果大妈能把音响放的小一些跳舞注意分寸不扰民,如此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又为社区和谐树立了规则意识榜样,何乐而不为?公共空间并非绝对的公共空间,私权在各方都接受的规则的框框里侵入公共空间,不但不会破坏公共空间属性,反而能让公共空间获得最大的公益价值。 胡适曾经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在公共空间问题上,一味谈公共属性所谓的道德问题没什么意义。大家守好各方都默认或接受的规则,公共空间才能最大发挥它的公共价值。 中国陪读家长在耶鲁校园开荒,美方不反对反而鼓励,因为公共空间规则意识的引入,造就了一段佳话。守不住公共空间规则意识的底线,就会酿成中国人泰国机场打牌、卢佛宫洗脚、埃及神庙涂鸦一样的国际恶性事件。希望在国内,公共空间的规则意识一样有市场,如此中国人才能脱下土豪不文明的丑帽子。 文章来源:程振伟 红网 图片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