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飞语 Attention 本期我们继续来讲解3D应用,在深入的学习掌握3D应用之前,有一些基本而常用的3D分析“术语”,不得不知哦。进入3D应用世界的敲门砖
飞言飞语
Attention
本期我们继续来讲解3D应用,在深入的学习掌握3D应用之前,有一些基本而常用的3D分析“术语”,不得不知哦。
进入3D应用世界的敲门砖
Base height
中文名:基本高度
定义:3D 空间中显示要素或要素折点位置的高程。
备注:
基本高度可直接源于要素几何(特定于 z 值要素)、属性值或表达式,或者参考的高程数据源。
也支持各种高程源的组合,例如,相对于表面的高度要素。
基本高度通常也称为“高程值”。
Functional surface
中文名:功能性表面
定义:一种连续的、2.5D 表面的表达形式,此表面上所有位置的 x,y 坐标点处都只有一个高程值或 z 值。
3D Analyst 将栅格、TIN、terrain 数据集和 LAS 数据集表面视为功能性表面。
“三维”被广泛误用,因为当前的许多应用软件实际上存储和显示的是 2.5 维 (2.5D) 数据。ArcGIS 3D Analyst 扩展模块能够将栅格、TIN、terrain 数据集和 LAS 数据集数据作为功能性表面进行存储,而功能性表面实际上属于 2.5D。
线要素还可提供第二个高度字段。使用两个高度字段将使各线要素始于在第一个高度字段中获取的 Z 值,止于在第二个高度字段中获取的 Z 值。中间所有折点的高度都将根据两个端点连线的坡度进行内插。
功能性表面最常见的用途是用于对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数据进行建模,也可用于对许多其他类型的表面(如深海测探数据、单个地层或描述地理密度的统计面)进行建模。
Textures
中文名:纹理
定义:被粘贴到 3D 模型(如 3D 建筑物)的各个面上的图像。
存储在地理数据库中的多面体要素支持纹理。
源纹理图像会连同多面体的几何定义一起保存在 Shape 列中。
Z-aware
中文名:Z 值
定义:数据的高程值。
具有 z 值的要素会将其 z 值存储到地理数据库(或 shapefile)的几何中,而具有 z 值的要素类或要素数据集则存储那些 z 值表示的单位和基准面。
可以使用“目录”窗口创建新的 z 值要素类,也可以通过加载存储在表或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来创建 z 值要素类。
Level of detail (LOD)
中文名:细节层次 (LOD)
定义:在 2D 视图或 3D 视图中表示的对象的复杂性。
通常在计算机图形中,要素的细节层次会在要素远离观察者时降低,或者基于对象重要性、视空间速度或位置的一些公式而减小。
减小 LOD 可能会涉及对应用于要素的纹理和/或简化的几何进行概化。减小要素复杂性和详细程度会减小图形管线上的数据量,从而提升渲染性能。
要素在远处或者在视图中移动得很快,因此减小详细程度不会明显降低视图的视觉质量。
Extrusion
中文名:拉伸
定义:当实际 3D 要素不可用时,将 2D 要素生成 3D 对象的一种方法。
拉伸是 ArcGlobe 和 ArcScene 特有的图层属性,可将点、线和面分别垂直拉伸为线、墙面和箱体。
拉伸是按比例进行的,所以不会产生变形。
拉伸的作用很多,例如在 3D 视图中产生真实感或增强统计/属性信息(如人口)。
也可以进行负向拉伸。
将拉伸应用于几何要素的唯一条件是必须设置高程表面才能建立要素的基本高度。
Draped
中文名:叠加
定义:通过定义图层角色(相对于其他图层)来确定图层在 3D 空间中存在方式的示例。
叠加的图层使用其他图层作为其高程源,因此,该图层会将自身与其他图层要素、纹理(如果有)及地面细节进行叠加。
可以使用一种从上到下的方法对指定为 ArcGlobe 中的叠加类别的图层做进一步编排,使这些图层以堆叠的方式显示出来。
由于 ArcScene 不区分图层类别,因此如果要配置叠加行为,请使用图层属性代替内容列表进行次序调整。
Floating
中文名:浮动
定义:是一种区分图层在其 3D 空间中存在方式的方法。
浮动用于显示不想放置在高程表面上的图层,例如,栅格数据、地下或地上设施、飞机和大气条件(如,云)。
浮动图层通常独立于 3D 视图中的其他图层来定义它们的高度源;叠加图层通常与其他图层共享相同的表面数据。
Rasterized
中文名:栅格化
定义:将要素显示为栅格的渲染方式。
2D 点、线和面可作为栅格化要素添加到 ArcGlobe;而 3D 点和线则可作为矢量进行添加。
将要素显示为栅格就如同将含有方形像元的格网叠加到研究区域上一样。方形像元的大小和所表示的矢量数据的类型会极大地影响该图层的视觉效果。使用 ArcGlobe 动态呈现栅格化的矢量时,可以选择使要素保持固定的地图单位大小以便表示精确区域(如同在 ArcMap 中设置参考比例一样),也可以保持像素大小以使您无论距离多远,始终能够看到要素。
将矢量转换为栅格数据集相对欠缺灵活性。系统会根据栅格上每个像元中的要素(或若干要素)为像元分配编码。像元的编码或值是与属性类型对应的数值。每个像元代表世界上的特定部分,并且可以随意定义其大小。当同一个像元内存在多个要素时,有可能会降低精度。虽然将矢量转换为栅格的首要考虑因素通常是分析的要求,但还应该注意栅格数据集在视图中如何呈现要素。
3D model
中文名:3D 模型
定义:任何存储为要素和/或规则数字集合的三维对象的表示,这些要素或规则数字几何通过渲染可以显示为二维图像。
对象可以存储为用于定义对象外壳的线框(由不同的几何图元组成,如线、三角形及弯曲的表面),或者存储为实体(由通过参数定义或明确定义的 3D 对象组成,可以在这些对象之间执行加法或减法操作以生成更复杂的对象)。
三维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领域,例如电影、动画、医疗可视化/模拟、建筑、工程、工业设计、航空、电脑游戏、化工及规划。
这些 3D 模型可使用多种软件(如 SketchUp、3D Studio Max 和 Revit)手动构造。
此外,3D 模型可由诸如 3D 扫描(雷达、声纳等等)等多种其他源生成或者从分析步骤中获得。COLLADA 是当前常用的 3D 建模格式的示例。
在 ArcGIS 中,3D 模型可用于表示 3D 空间中的点或者存储为多面体要素类中的要素。
Multipatch
中文名:多面体
定义:用于表示 3D 对象的外形的一种几何类型。
多面体由一系列存储几何、颜色、透明度和纹理信息的面组成。
面存储的几何可能为环、三角形、三角条带或三角扇。面形成的外形可能表示完全封闭的要素(如球体),也可能表示开放式要素(如坡顶)。
多面体可以作为 3D 符号来表示点或通过属性存储在要素类中。多面体通常用于存储典型的地理 3D 符号(如树木、路灯和公园长椅)以及专用的地理要素(如建筑物、桥梁和子表面地层)。
Caching
中文名:缓存
定义:一种在通过存储预渲染的信息来提升显示性能并缩短数据加载时间,在ArcGlobe 中管理大量数据的机制。
ArcGlobe 在两个位置存储缓存,即内存和磁盘。内存缓存是可分配到每个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类型的 RAM 数量。
磁盘缓存可在导航 3D 视图时保存 ArcGlobe 渲染的切片。它可根据需要自动执行,也可通过强制 ArcGlobe 生成完整缓存(整个数据集的切片)或部分缓存(特定 LOD 的切片)执行。
由于只需将内存中的切片转出为磁盘上的切片,因此使用预先存在的缓存切片导航至某一位置可以大大提升显示性能。可在 ArcGlobe 选项对话框的显示缓存选项卡上查看应用程序的缓存设置。同样,也可在图层属性对话框的缓存选项卡上设置图层的缓存属性。
Cartographic layer offset
中文名:制图图层偏移
定义:应用于要素图层的垂直偏移,用于实现 ArcGlobe 或 ArcScene 中的视觉效果的一种方法。
使用“图层属性”对话框,可通过常量值向上或向下(沿 Z 方向)移动整个图层。因为不应用任何数据更改,所以对要素的几何不产生任何影响。
该方法通常用作在 3D 模式下“提升”2D 要素的可视化技术,在 3D 环境下编辑要素时,图层偏移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