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今日指出,有关全国各省特色小镇建设一哄而上的报道比较多,我们做了实实在在的调查,并不是很严重。另外,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推广正面的建设经验,坚决避免打着特色小镇名义搞圈地开发。
国新办今日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关于特色小镇的问题,刚才提到如何避免一哄而上、圈地开发的原则,请您介绍一下有没有具体的举措。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提出要用千亿打造特色小镇,可能和特色小镇的初衷是相悖的。”
赵晖对此表示,要客观地看“一哄而上”的现象,我们对全国各个省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省并没有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很多省定的省级特色小镇是几十个,100个以下,有个别省稍微多一些,我们要逐省进行提醒,有一个省提出了200个。
赵晖提到,我们认为,多和少怎么客观判断,不是说200个就错了,30个就对了,还是要看发展规律,特色小镇也好,重点镇也好,一定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起来的,这个规律不能违背。要有一定的区位条件、一定的资源条件,不可能想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
赵晖介绍,我们调查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叫做不可移动资源,比如风景,这个小镇恰恰处在一个风景非常美丽的地区,原来很小、很破,但确定它为特色小镇进行发展后,很快能起来,因为它的风景非常诱人,旅游、养老休闲、文化产业很快能发展起来。风景是不可移动的,还有一些酒厂生产的酒,像绍兴酒,只能用当地的水,搬了就不是地道的绍兴酒。不可移动的资源就印证了特色小镇发展一定是有客观条件的,客观条件非常重要。而政府是起到启动作用、助推作用。
赵晖指出,接下来,我们想对个别的、稍微多一些的省进行适当指导。目前来看,一哄而上的可能报道比较多,我们做了实实在在的调查,并不是很严重。另外,对特色小镇的炒作,各种研讨会,甚至以开发商为主的研讨会比较多,或者企业出钱请名人来,实际是为某一个开发项目服务的。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推广正面的建设经验,坚决避免打着特色小镇名义搞圈地开发。
注:来源:中国新闻网,转自新华网,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规划师》12期文章推荐
《规划师》杂志2017年论坛主题新鲜出炉了,欢迎赐稿!
【规划师论坛1】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述评及其启示
【规划师论坛2】“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3】预控与协调: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路径 及管制措施
【规划师论坛4】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途径与案例
【PM】广东省域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建构
【PM】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行政组织冲突解析 —以重庆湖广会馆历史街区拆除事件为例
【围棋与城市论坛】围棋让城市更智慧,城市让围棋更精彩
【PL】2016年11期总览: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
【PL】2016年10期总览:轨道都市的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目录概览: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