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群促进了增长吗?
Urban Clusters As Growth Foci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集群化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地理演进的主要趋势,城市群已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载体。那么,相比城市孤立地发展,城市集群能够有效促进增长吗?对此Portnovand Schwartz 于2009年发表在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上的这篇文章利用欧洲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发现,城市集群并不必然有利于增长,两者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对于低密度的集群地区,集群程度的增加会促进增长,而当人口密度过高时,则会产生拥挤效应,城市集群会抑制增长。
在对城市集群的涵义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最主要的工作是构建了度量城市集群程度的指标:
其中IC2表示城市的集群程度,公式中的分子指的是城市隔离程度,表示为在该城市通勤范围内的人口总量,n表示通勤范围内的城市数量,p是城市的人口,分母指的是城市的边缘性,表示为该城市到最邻近的大城市的距离(IR)。在本文中,作者将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的城市作为中心城市,选择75公里作为划定某城市通勤范围的半径。作者认为,IC2指标是度量城市集群较好的指标,其考虑了城市区位的三个重要维度,即区域内的隔离程度、边缘程度以及通勤范围。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人口增长率,其他的控制变量还包括城市自身的人口规模、城市到海岸线的距离、到主要城市的距离、城市的气候条件,运用欧洲大约4700个城市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作者发现城市集群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城市集群对于集群程度不高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但是对于集群程度很高的核心地区却表现出增长的抑制效应,临界点大约出现在IC2为12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原倩发表在《世界经济》2016年第9期上的文章运用相同的城市集群度量指标,以中国的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与本文存在一些不同。基于1997-201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文章发现在中国城市集群程度提高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疏解大城市聚集不经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是集群发挥增长效应的重要渠道。城市集群在集群程度较低地区增长效应高于集群程度较高的地区,在落后的边缘地区的增长效应明显高于发达的核心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效应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总体上城市群对各类地区具有一致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Portnov, B. A.,and Schwartz, M. Urban Clusters as Growth Foci.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9, 49(2), 287-310.
原倩,“城市群能否促进城市发展”,《世界经济》,2016年第9期,第99-123页。
Abstract:
Urban clusters ar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s of urban places, some of which may include major cities. Unlike agglomerations, whose geographic boundaries are clearly delineated, urban clusters have “variable” boundaries, with each urban settlement being part of its “own” cluster of populated places, located within its commuting range. As our study indicates, the effect of clustering on urban growth is not uniform: it appears to be positive in low density clusters, and negative in densely populated ones. In particular, outside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towns surrounded by other localities tend to evince higher rates of population growth than their “lone” counterparts.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获取英文原文
: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126.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