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和演化:来自航天工业的证据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Global Cluster Networks: Evidence from the Aerospace Industry
源自: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16(6): 1211-1234
作者:Ekaterina Turkina, Ari Van Assche, Raja Kali
推荐:易晓峰,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yi_xiaofeng@126.com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内部及其互相之间的结构如何?又是如何演变?来自加拿大的几位学者研究了北美和欧洲的52个航天工业集群,采用了社区结构识别等方法,通过两个时间段的分析,梳理了全球化下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研究发现如下:(1)产业集群网络从地理上的本地社区结构,发展到跨地区的由价值链阶段界定的层次型社区结构,其原因是航空产业集群正在逐渐从部门专门化走向功能专门化;(2)过去产业集群可以覆盖航天产业价值链的大部分,但是如今它们只能越来越精致化在更小的价值链阶段,这导致集群中的公司倾向打造高密度的垂直买家—供应链联系,主要与跟它们互补的价值链阶段的产业集群产生联系;(3)买家—供应商网络体现为中心辐射型的模式,而合作型网络体现了更加平均的模块化模式。很多买家—供应商和投资联系变为跨地区的,而合作联系变得相对本地化。该研究建议产业集群的研究要从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来考虑,研究结论进一步证明全球化下日益加速的信息交流加强了集群之间的交流,但另一个角度发现空间临近仍然是形成合作的要素,因此未来也许还要进一步研究企业间的非正规联系。
设计管治:一个城市设计分支领域的理论构建
Design Governance: Theorizing an Urban Design Sub-field
源自: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16, 21(6):1-26
作者:Matthew Carmona
推荐:徐苗,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xum@cqu.edu.cn
政府干预城市设计的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和讨论。考虑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现实,本文在探讨如何于规划管理体系中建立和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方面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路径,值得一读。作者分三个部分介绍了设计管理理论构建的实践历程,包括在公共利益视角下的建筑环境设计过程和政府干预过程。作者首先简要说明“为什么”公共部门应寻求介入城市设计。其中的文献梳理展示了20世纪以来政府干预行为动机从最初的基于“公共利益”出发到趋于复杂化;而具体案例的分析则说明政府干预的目的在于塑造更好的建设环境,并引出干预过程中争辩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好的建设环境?对此,作者提出从审美、项目、地点和工程质量等四个概念框架来判定建设环境的“公共利益”。文章的第二部分则聚焦概念化的设计管理,梳理了皮埃尔(Pierre)提出的理想的设计管理模式。作者认为,设计管理需要在完全市场化和完全政府供给之间寻找平衡点,其具体方法则是由操作模式和政府集权程度所决定;当前的城市设计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元的问题,而归结于一点即设计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否能获得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价值回报。文章第三部分讨论了政府干预如何操作(介入时机),并就其外延性探讨了广义设计管理概念。最后,作者总结出城市设计分支领域下的设计管理概念,指出由政府搭建制度框架,利益相关者在项目过程中通过博弈得到既可盈利又具有社会价值的设计成果。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