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规划类)三等奖、2015年度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规划类)二等奖
项目规模:松柏镇域面积约328.82 平方公里
为深化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思路,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选取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作为全省第一批“四化同步”示范试点乡镇之一,是全省推进山区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样板。
图1:松柏镇在神农架林区的区位
松柏镇是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具有小城镇与林区区域中心的双重属性。
规划积极探索建立以“全域覆盖”、“多规协调”和“规划项目化”为重点的全域规划体系,形成“纵向分级指导、横向支撑互动”的完整规划体系。松柏镇规划包含有镇域规划(含全域近期项目库)、镇区规划(含镇区建设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示范性村庄规划、松柏镇村庄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以及松柏镇生态建设模式专题研究、生态宜居的村庄防灾安全专题研究等。
(1)区域错位、林区协同、松柏特色的发展定位研究
规划综合分析林区发展环境,挖掘松柏镇核心竞争力,提出“林海慢城、养生逸谷”的发展定位。
(2)生态底线约束与资源禀赋引导下的“非均衡式”镇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镇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一轴、两核、四片区”。以交通廊道与沿线土地资源为支撑,形成沿307 省道和002 县道形成的产业发展轴;严守生态底线,发挥农林资源品牌优势,扩展农林产业链条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现代生态产业核心区;突出镇区的服务带动作用,形成以新型服务业为主导的综合服务核心。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二元协调的“第三空间”,以工业无烟化与农业庄园化为支撑,打造4大片独具禀赋特色的绿色、生态、休闲、特色农产为主导的产业片区。
图2:松柏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3)“地貌凸显、生态突出、组团清晰、林海特色”的镇区用地布局结构
依托S307城市发展轴,强化“两山夹谷、溪河串城”的独特城镇风貌,以生态基质保护为边缘划分清晰功能组团,形成“一核两轴,七心六组团”布局结构,进一步完善强化“带状+组团”的空间格局,突出“林海慢城”特色。
图3:松柏镇镇区用地布局结构
(4)“综治为主、迁并为辅;政府引导、村民自愿”打造“美丽乡村”
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以设施服务的集中引导村民迁并意向。村庄以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不搞大拆大建。以“荆楚味”风情打造为核心,打造一系列乡村旅游目的地,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同时,也形成神农架旅游体系中民俗游、农闲游、乡村游的重要空间支撑。
图4:美丽乡村居民点效果图
(1)“因地制宜”、“多规协调”,构建高山林区生态化新型镇村体系
规划因地制宜,充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尊重原有村庄肌理,合理划分林地维护与耕地耕作半径,经科学合理选择迁并点,形成“1 个中心集镇+4 个行政村+11 个集中居民点”的新型镇村体系。
体现了松柏镇作为高山地区“小聚落、大生态”的用地格局,适应于网络化、扁平化管理模式的需要。
图5:松柏镇镇村体系规划图
(2)规划营造“林海慢城”,示范建设林区生态旅游小城镇
规划在充分分析了神农架林区及松柏镇的发展条件及机遇后,明确松柏镇应以神农架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依托,以巩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区为抓手,逐步把松柏镇打造为世界山林养生旅游名镇、华中避暑度假第一目的地。作为全林区的服务中心,松柏镇的未来城市形象为“林海慢城、养生逸谷”。
镇域规划、镇区规划及美丽乡村规划都秉承“林海慢城、养生逸谷”这一建设目标,全镇生态建设、绿色产业、低碳交通等都围绕“慢城”展开。通过“3项专题研究”和“4项专项规划”形成“慢城”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并通过项目库的实施保障慢城建设的合理、有序。
图6:松柏镇全域规划体系技术路线图
图7:松柏镇镇域慢行绿道网规划图
(3)坚持“风貌引导、存量优化”原则,创新控规编制手段
松柏镇“两山夹谷、溪河串城”的独特城镇风貌需要在未来规划中进一步强化突出。规划先通过整体的城市设计,确定镇区各片区的城市风貌形象、高度分区体系等,依此科学合理确定控规结构与强度指标,强化突出了松柏镇“两山夹谷、溪河串城”的独特城镇风貌。
老城控规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存量优化”上。老镇区控规编制引入“更新单元”概念,通过单元内的拆建补偿平衡,突破传统“就地块论地块”编制手段的窠臼,更有利于老镇区棚改工作的实际操作。
图8:老镇区可更新单元范围
在更新单元内部,创新性的提出“弹性控制”理念,单元层面强调总量强度与必须落地的公益设施控制,地块层面相对灵活、留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简化了后续规划管理行政审批、调整程序。
(4)制定“手册式”村庄建设技术导则和“菜单式”农民建房实施手册,便于村民自愿选择建设美丽乡村
规划考虑“美丽乡村”规划的受众特殊性,为方便规划意见的收集及规划意图的逐级顺利推行,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吸纳规划管理人员、乡村干部、乡民各级的意见。与当地农村建房条例相结合,在规划成果表达上做了创新性的尝试。
1)“菜单式”个人建房实施办法
落实习总书记对湖北省内乡土建筑“荆楚派”的风貌要求,在充分研究鄂西民居风格的基础上,结合松柏镇村庄发展的现实情况设计出“菜单式”个人建房实施手册,提供户型、门窗、围墙、栏杆等多种样式,供村民进行“菜单式”选择,可灵活搭配,也有利于集中采购。
2)“手册式”村庄建设技术导则
村庄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共涉及到“农房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文化保护”、“安全防灾”、“建设管理”等7个方面内容,采用图文并茂、手册的形式编制,通俗易懂,做到“人手一册”,便于乡村建设的实施和推广。
图9:村庄建设技术导则和农民建房实施手册封面
(5)制定政府和市场协作的近期建设项目库,切实有效落实行动计划。
依据省委关于本次试点必须“规划项目化”的重要精神,也结合小城镇的具体实际,项目组认为有必要将项目产业策划引入传统规划。
挖掘松柏镇在区域内的特殊性、亮点与特色,围绕特色产业、农村社区、公共设施为政府提供规划实施的项目抓手。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核心项目的构建,制定各区发展指引,突出公共设施的配置与生态底线的控制,实现空间规划向项目规划的编制形式的转译。
规划依照战略性、针对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的四方面要求,在近期提出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5大项专项项目,形成规划近期项目库。入库的项目才有资格纳入统一的财政支付平台。
松柏镇规划目前已通过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批复,松柏镇目前各项建设工作均以本次规划成果执行。镇区规划确定的东部入口区域部分地块目前已经开始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工作;对镇区内部断头路的疏通工作已经开始实施;盘水生态园区加强农业加工业和生态农林业的开发,以神农架劲酒、小蜜蜂为龙头的企业已经开始显现经济带动作用。
项目主要编制人员:戴慎志、宋洁、胡浩、游畅、刘婷婷、王玮、望开全、陈婷婷、余强、董丁丁、贺国佑、冯浩、张庆军、王镪、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