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观察家:城市正在“贫困化”
分类
(编号:1)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4-07-29 09:13:03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城市概念的核心,不是怎样满足最富有阶层的需求,而是怎样大批量地、低成本地、有效地给低收入阶层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 古往今来,城市从来都是财富集中的地方。从历史上的北京、苏州、佛罗伦萨、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到现代的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提起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富”字。然而,这种概念正在改变。 《纽约时报》2014年6月的一篇报道,引述了联合国的数据:世界正在迅速城市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日益“变穷”。1950年,世界最大的30个城市中,有20个属于高收入地区。如今,在世界最大的30个“都市集合体”(因为城市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用这个新名词代替)中,只有8个属于高收入地区。到2030年,预计硕果仅存的富裕城市仅剩下4个,集中在两个国家,它们分别是东京、大阪、洛杉矶和纽约。其中,只有东京能排在大“都市集合体”的前10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和都市化。在1950年,纽约还是世界最大都市,人口1230万;东京为第二,人口1130万。这是当时仅有的两大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如今,达到和超过这种规模的城市有28个。纽约人口仅涨到1860万,在世界上退居第9位。东京早就跃居世界最大都市,如今人口3780万。到2030年,东京仍然是世界最大的都市,但人口会降到3720万。在东京之后,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依次为德里、上海、墨西哥城、圣保罗、孟买、大阪、北京、纽约、开罗、达卡、卡拉奇等,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占据主流。 其实,发达社会(特别是美国)最近正在经历一场都市复兴,中高产纷纷从郊区迁往中心城市,甚至有“郊区的死亡”之呼声。但是,发达国家都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除了美国等少数例外,人口增长大多陷于停滞,甚至开始了人口萎缩。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还伴之以总人口的增长。这就使贫穷的都市日益膨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和预测,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的比例,1980年为13%,现在是22%,到2030年则达到27%。不用说,这种比例的增长,主要归之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这样的变化,逼着我们改革我们的城市概念。城市不再是一个优越社会阶层的聚居地,不仅仅是财富之渊薮,更是济贫、扶贫、脱贫的中心。联合国的专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大量农民离开乡村涌向城市,使城市人满为患。城市能否给这些新移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是未来巨大的挑战。但是,从宏观的经济和生态角度分析,给同样规模的人口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电力、饮用水等服务,让这些人口集中在城市比分散在农村要便宜得多。更不用说,这些新城市人虽然会经受城市化的种种阵痛,但他们在城市发展的机会比起在农村来也好得多。中国最近三十多年的历程就是明证。所以,城市的“贫困化”,其实是个伟大的进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城市概念仍然落后于这样的发展。曾几何时,什么房价门槛、富人区等等说法不绝于耳。与此相对,在美欧这样的发达国家,哪怕是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财富汇聚地,城市化的热点也往往是经济适用房、贫富混居模式、微型住宅等等。因为穷人(许多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于中国的“蚁族”)才是干活儿的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贫困化城市的一个吊诡之处,在于人口的集中使房价飙升,但集中来的人口又属于最买不起房的阶层。这成为21世纪城市化最大的难题之一。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是如此。外来民工进城是不会走的,他们子子孙孙都会住下来,不管现在的城里人是否高兴。如果在教育上歧视他们的子弟,就意味着城市下一代的素质低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制造世代贫困。这将使整个城市丧失竞争力。 城市的生命在于包容性,而非排斥性。城市要发展,就要先放下身段。城市概念的核心,不是怎样满足最富有阶层的需求,而是怎样大批量地、低成本地、有效地给低收入阶层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
原文来自:新民周刊 原文作者: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