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城vs村 - 李克强的调研:农村好还是城里好?
分类
(编号:2)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4-07-27 16:49:07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在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过程中,规划师们经常会把农村与城市的各种特点进行对比,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他们心中的农村和城市是怎么样的,这次李克强总理帮着大家问了:“农村好还是城里好?”。 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李克强在考察山东的时候,将山东德州袁桥社区,作为了考察的首站,并与居民拉家常,调研“新型城镇化”农民进城后是否能得到实惠。新京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24日,山东德州袁桥社区,李克强走进社区广场的小凉亭,随意坐在一张小石凳上,像一位普通的街坊邻居一样,和围拢过来的居民们有说有笑地“拉家常”。
“农村好还是城里好”
“你们觉得日子怎么样?是农村好还是城里好?”李克强笑着问。
“当然是城里好!”
坐在总理右手边的王丰元老人抢着回答。 71岁的王丰元曾经是邻县的一位乡村教师,退休后跟着外出打工的儿女搬到德州,又在年近古稀的时候“上楼”,当上了“城里人”。在袁桥社区,70%的居民都是像他这样的进城农民。 这也是李克强将这个普通社区作为山东考察“首站”的原因。当总理与“新市民”们气氛融洽地拉家常时,他真正关心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基层实践,是农民在进城后是否能真正满意舒心、得到实惠。 谈话中,王丰元向总理一一列举进城的“好处”:
楼房有马桶,不用出门上厕所;家里厨房用上了天然气和抽油烟机,再不用忍受烧柴火的烟熏火燎
。 “
住楼干净!
”他一本正经地总结道。 王丰元每说一条,李克强就掰下一根手指头替他数着。他还亲切地称呼王丰元“老王”,让原本有些紧张的王丰元越说越来劲:“城里生活设施齐全,看病办事都方便;路修得好,下雨也敢出门。现在坐车也方便,公交车出门就有,十分钟一趟,不像农村还要等半天,下雨天还得淋着……” “
这已经有5条了
!”李克强说。 “还有呢!
以前在农村,买东西都要去镇上的集市,现在出门就有超市。还有学校,孙子上学也方便……
”王丰元还想继续,却被居民们的笑声打断了。 李克强笑着点头:“看来,这都是你的切身感受。” “和种地比,哪个收入高” 站在总理对面的李凤荣是本地的村民,如今也“上楼”变成了“新市民”。她接过话头向总理补充:“
城里就业方便,我都40多岁了,还能找到工作
。” “你做什么工作?”李克强立刻感兴趣地追问。 李凤荣说,自己在附近的一家太阳能企业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是1800元。 “和种地相比,哪个收入高?”李克强继续问。 “哎呀,现在可是高多了!”李凤荣捂着嘴嘿嘿直笑。她给总理算了笔账:家里有半亩地,一年劳作纯收入最多5000元;现在在城里打工,“
一个月的收入就抵得上过去半年
”。 “现在家里有地暖,再也不用烧煤球。”李凤荣乐呵呵地说,“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也是‘城里人’了!” “能否享受同等服务” 进城农民能否真正像李凤荣这样在城市“落地生根”,一直是李克强关注的问题。 24日当天,他还考察了社区附近的配套企业,并且特意到社区警务室询问民警,进城农民“户口能否落下”、“办手续方不方便”、“能否享受和市民同等的服务”。
他特别强调,一定要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
。 “我在警务室碰到了几个正在办户口的进城农民,他们说,乡亲们大多数都愿意进城,都想上楼,你们的感觉呢?”李克强坐在凉亭里,询问周围的居民们。 坐在总理左手边的邱振生点头表示赞同。他是本地村民,拆迁、“上楼”时按照政策,分到两套房,现在不仅生活环境变好了,医保、低保的金额也都有所增加。 “你是不是还有租房收入啊?”李克强问。 邱振生一拍大腿:“哎呀,我还没说,您咋就知道了?” 大家都乐了。邱振生告诉总理,
自己每月租房的租金有800元
,而那些租房的租户,大多也是在这里打工的农民工。 “他们想不想进城?”李克强问道。邱振生说,城里工作机会多,生活条件好,他的租户也“都想进城”。 要让生活再上“新高楼” 随着讨论气氛越来越热烈,李克强也在这个进城农民聚集的社区里,回忆起6年前一次农村考察的经历。 “当时我和村民座谈,一位崔大嫂告诉我,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他说。 李克强介绍,政府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让传统的农民进城,过上城里的好日子;另一方面也让留在村里的人有条件经营更多耕地,获得更高的收入,生活同样得到改善。 “我当过农民,深知传统农民的艰辛不易。”他坐在小小的石凳上说,“你们已经从传统农民变成了现代市民,从平房住进了楼房,日子越来越好。未来还要让你们的生活再上‘新高楼’!”(肖楠)
相关报道:
李克强对城镇化的研究,已经有些年头了。他的硕士论文《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就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研究。 就任国务院总理后,李克强在调研和考察中,多次明确提及城镇化。 去年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强履新后的第一次调研,赴江苏和上海考察,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城镇化。 去年3月27日,李克强来到江阴市新桥镇,调研新型城镇化建设。他强调,小城镇能够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纳就业,是统筹城乡的重要关节点。当时,他与围拢来的群众握手并与清洁工拉家常,询问他们户籍、就业、住房等情况。 离开新桥镇后,李克强来到江苏常熟,实地考察了一个家庭农场。此次赴山东调研,李克强同样考察了一个家庭农场,也是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
新型城镇化“不能摊大饼”
近两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明确阐述了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 2013年3月17日,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表示,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不能靠摊大饼,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
。 李克强提到,自己在农村调研时,经常和农民们聊天。他们在谈到对未来生活的愿望时,不少人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说是
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
。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作了履新后的首个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解决3个一亿人的问题,要促进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还要改造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 除了调研,李克强还与专家座谈。去年,中科院等组织上百位专家历时1年多就城镇化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李克强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座谈。
新闻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原文标题:总理与进城农民凉亭“拉家常”
新闻链接: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7/26/content_2725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