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年内,佛山特色小镇力争达到三四十个)

南都讯 记者姚建国 3年内,佛山市各级特色小镇总数要力争达到30—40个,以实现“引领示范一批、创建认定一批、培育预备一批”的总体目标。昨日,佛山市特色小镇工作推进会在三水召开。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表示,特色小镇是佛山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在“小空间”里实施的“大战略”,全市上下要凝心聚力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为佛山市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助力。
他表示,接下来要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定期评估考核,定期组织“回头看”,定期进行总结。“媒体要把今天五区书记对本区特色小镇的规划目标登出来,让他们接受群众的监督。”
基础条件:
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数量全省之最
根据上级的精神要求,9月初佛山市启动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市发改局在9月到10月间对全市五区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
从调研结果来看,全市特色小镇建设具备较好基础,如镇村经济发达、产业多元化、各区各具特色等优越条件。另外,各镇街对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也具有较强的意愿。
“佛山市镇村经济发达,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重点镇7个,省级中心镇10个,大多数镇拥有突出的产业特色,经济实力较强,特别是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高达41项,数量为全省之最,并覆盖全市全部镇街。”市发改局局长万志康表示,在2015年的全国百强镇排名中,佛山共有11个镇上榜,此外在主要城区和园区内部,近年也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发展区块。
市长朱伟在会上介绍,目前全市五区及部分市直部门已提出41个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其中部分培育对象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与成效。
但他提醒,对照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标准,佛山市还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为统筹协调力度有待加强、专业镇产业层次不高、城市化质量总体不高、岭南文化挖掘不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等五个方面。
目标:
3年内力争达到30—40个
市发改局建议,佛山特色小镇建设接下来要聚焦机械装备、家电、铝型材、陶瓷、纺织、LE D、汽配、家具等优势产业,深入挖掘佛山传统历史文化,积极开发小镇旅游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按照“宽进严定、分类分批”的原则,各级特色小镇总数3年内力争达到30—40个,实现“引领示范一批、创建认定一批、培育预备一批”的总体目标。
“特色小镇土地来源以 三旧 改造用地为主,要与城市升级工作相结合,尽量避免新增建设用地,防止城镇面积盲目扩大。”市发改局局长万志康提醒。
曾专门到浙江考察特色小镇工作的朱伟表示,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城、产、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意义
“小空间”里实施的“大战略”
“建设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我国加快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昨日,出席会议的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建设特色小镇,是在“小空间”里实施的“大战略”,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
此外他认为,特色小镇是佛山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
目前,佛山正在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而当前,佛山专业镇、村级工业园区虽然产业总量大,但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层次低,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
“硅谷之所以源源不断诞生诸如苹果、谷歌、甲骨文这样的世界级企业,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之所以愿意到杭州的梦想小镇创业,秘诀就在于这些地方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他表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个战略目标,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更具引领、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重要载体。
另外,特色小镇是引领佛山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重要载体。
鲁毅说,佛山市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尤其以产业为主导的专业镇,在城镇建设上存在较多历史欠账,特别是土地粗放经营,村级工业园、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利用效率低,且尚未形成良性的滚动开发机制;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各专业镇行政区域、村级工业园区环境堪忧,生态用地比例偏小,不同程度存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加上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不足,由此导致对创新要素、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他指出,特色小镇建设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村(居)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村(居)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村(居)辐射,促进镇村现代化,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提醒
要注意哪些问题?无特色,不小镇
会上,鲁毅提醒,要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首先要做出影响力。他说,推进佛山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在全球、全国、全省坐标中找准发展定位,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发展全局来谋划思考,来规划、建设、管理,
“国家明年启动编制珠三角湾区城市群规划,这是佛山做好特色小镇工作的重大机遇。”他提到,佛山要充分利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深化与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城市区域合作,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产业优势、文化特色等,明确功能定位,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在珠三角、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如果佛山有这样一批有国家级影响力、甚至世界级影响力的特色小镇,那佛山的转型升级就成功了。”
“做出特色。”鲁毅指出,无特色,不小镇。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优势,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任务。佛山特色小镇要做出特色,就要重点在培植优势产业和传承佛山历史文化上下功夫,突出抓好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认为,特色小镇建设只有融入文化元素和文化功能,才能拥有区别于其他城镇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才能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符号。
鲁毅提到,今年市委市政府组织编撰了一批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社会反响很好,这项工作明年将继续推进,把佛山宜居宜业宜创新的文化底蕴,不断进行发掘。
另外,他还强调特色小镇建设要突出创新,突出城市治理现代化,突出人的现代化,突出主体多元。
在建设主体多元性的问题上,鲁毅说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要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和建设。
做法
强化规划引领,避免规划折腾
今年10月15-16日,市长朱伟专门带队去杭州、绍兴调研了浙江特色小镇建设。
对照浙江的经验,他认为,佛山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特色小镇不是林立的高楼大厦,也不是 产业园+风景区+文化馆、博物馆 的大拼盘,而是有山有水有人文,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特色小镇。”
另外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
朱伟要求,在谋划、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当中,要重点做好规划、产业、文化等六个方面工作。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要结合主体功能定位、空间地域、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特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镇域协调规划和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
他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组织保障
将设立特色小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根据此次会议精神,佛山将设立特色小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召集人,各区政府、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特色小镇建设要以质量为先,不能 一哄而上 。”鲁毅表示,要抓紧做好市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此外要加强监督管理。要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定期评估考核,定期进行总结。
他表示,要加强正向激励,对于按时完成规划建设任务、成效明显的特色小镇,要给予奖补扶持。对于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要加强督促整改,工作严重不力的要追究责任。
鲁毅建议各媒体将当天各区区委书记对本区特色小镇的规划目标,详细刊登出来,让他们接受群众的监督。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转自网易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