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也是宜居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公交、地铁和轻轨等多种类型。完善便捷、服务优质的公共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市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有助于减少小汽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对改善交通出行便捷性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世界宜居城市,尤其是人口规模千万以上的城市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新加坡:鼓励公交优先。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新加坡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办理拥车证、提高使用价格等方式限制私人机动车发展。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公交优先、降低交通成本和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等手段促进公共交通发展。70% 以上的公共交通出行能够在1小时内达到出行目的地。截止2011 年底,新加坡地铁和轻轨累计里程达176 km,另有334 条公交线路和2.7 万辆出租车,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59%。
墨尔本:打造特色公共交通。墨尔本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城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覆盖城市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等各个角落。墨尔本居民早晨7点前可以免费乘坐城铁,有效地调节了客流出行分布,缓解高峰期出行拥堵。墨尔本也是澳大利亚唯一保留有轨电车的城市,电车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有轨电车网络总长度达250 km 以上,城市另配有一条免费环城电车,供本地居民出行和游客观光使用;墨尔本还拥有300 多条公交线路,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墨尔本2012 交通规划》从六个方面改善交通环境,包括整合交通和土地利用规划;内城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有公交可乘;提高内城道路的交通效率;在中心城市创造步行友好的公共交通街区;创建自行车城市;培育低噪声影响的货运和快递服务。
东京:重视轨道交通的发展。东京首都圈已建立起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国铁线、私营铁路和地铁三种类型,其中JR 线和私营铁路主要负责市际、各区域中心之间和市内部分交通,地铁则与之紧密衔接,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换乘枢纽,可以把市民输送到东京的各个片区。以东京火车站为中心,50 km 范围内的首都圈轨道交通总长度达到2300km 以上,在东京任何区域,居民步行10 分钟以内均可到达地铁站口。东京每天轨道交通客运量超过3000万人次,承担了全市86% 的客运量,早高峰时段中心区轨道交通出行达到90% 以上。
纽约:提供高质量的交通运输网络。《纽约2030规划: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通运输规划,力求在纽约历史上首次全面实现道路、地铁和铁路的良好运行状态,主要措施包括:通过改善和扩展城市的公共汽车、地铁和通勤铁路、租车服务和轮渡等项目,促进汽车共享,使自行车更加安全便捷,提高行人可达性和安全性,促进可持续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进驾驶技术、实施价格诱导机制、修改停车规则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并重视改善道路的物理性能,促进交通转换系统建设。
伦敦:重视交通环境改善。伦敦拥有国际一流的交通系统,在交通方面的大量投资有效保障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运行和城市宜居性改善。伦敦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努力包括:在城市东西部之间建设新的高速横轨,减少出行时间;改善地铁内部的交通环境,增加新的车辆和站点,并扩展地铁服务内涵;使城市交通更加方便残疾人和空间剥夺严重地区市民的出行;建设更现代化的路网来应对未来出行需求的增长;完善铁路线路并进一步提高其运行速度。同时,鼓励宣传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积极引进低碳绿色能源汽车,减少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