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7期(2016年第73期)
△互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快速连接。遵守统一的网络传输协议,互联网跨越距离、制度、语言、文化、阶级等障碍,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快速连接,推动全球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就城市规划的空间而言,一是促使商业空间更注重社交、体验功能。互联网将拥有共同兴趣、共同目标的人汇聚形成各种社交组群,增强了交往与聚会需求,促使实体空间更注重社交与体验功能,例如新建购物中心纷纷增加交往、体验、娱乐等非零售业态,重庆龙湖时代天街围绕儿童主题调整业态布局,重庆华润万象城的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儿童活动等体验型业态面积比重超过38%。二是导致建筑功能更加复合。接入全球互联网的任何个人与团体,都处于直面世界的同一区位,大众点评、团购等网络平台使那些分布于建筑内部可达性、可见性不高的店铺也能够吸引消费者光顾,缩小了低成本住宅或办公场所与高成本临街商业门面的区位差异,所以“酒好不怕巷子深”,写字楼里餐饮业、时装店、健身房等非办公业态不断涌入,娱乐、办公、商业等功能相互融合,如观音桥红鼎国际写字楼甚至是重庆私房菜的集聚地。三是催生更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接入互联网的任何个体都能够“发声”,创造了众多以个性才华谋生的“网红”、“自媒体”等自由职业者,同时个性化的需求被捕捉、连接与汇集,小团体创新大规模涌现,导致传统工业生产线由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和差异化,催生了众包、众筹、众创等新模式与新空间。
△互联网提升了分工协作效率。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传统工业时代的链式分工体系,演变为生产商直面消费者的网状分工体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淘汰低效的实体商业空间。由于具有网购便捷、高效与低成本的优势,对按照传导渠道模式经营的百货、超市门店冲击显著,全国多地百货亏损严重,出现倒闭风潮,重庆相继有百盛、重百、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关闭部分门店。另一方面,互联网让交易环节的“黑箱”透明化,推动智能出行发展,提升出行效率。互联网催生网约车、智能停车、实时路况查询等软件广泛应用,使人们能够准确实时掌握车辆位置、停车位分布以及道路拥堵状况,出行选择更为合理,路边扬召、“碰运气”找车位等无效率出行被极大降低。
△互联网助推了平台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下,以“渠道为王”的传统经济转变为“平台优先”的共享经济。一是推动微型化的空间发展。共享经济采用“平台+个人”的新型协作模式,个人与小团体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促使企业规模小型化、办公空间微型化,如淘宝网店就业系数约为1.6人/店、天猫网店就业系数为6.9人/店,低成本的小型办公空间有望成为未来办公市场的主流。二是推动城市土地多元化利用。共享经济挖掘闲置资源的剩余价值,赋予各项城市功能多种属性,同一片土地承载的功能更加多元。如部分住宅通过共享转变为旅游接待、休闲娱乐设施,城郊闲置别墅被改造成公司聚会、朋友聚餐的“轰趴”馆,Airbnb将闲置房源整合为旅游人士的个性化住宿空间。
△互联网推动了实体空间升级。互联网将物理世界数据化,营造虚拟环境,3D打印、生物合成等技术又将虚拟数据物理化,产生新的物理空间,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在交互作用中相互适应、全面融合、共同增强。首先替代低效的实体空间。互联网打破特定物质场所与特定事项的捆绑关系,构造出更高效的虚拟商店、书店、医院和银行,替代低效的实体空间,利用手机APP进行购物、阅读、挂号就医、银行转账,成为人们生活的依赖,降低了人们对于同类实体空间的需求。其次推动实体空间整合、转型与优化。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人类需求变化,寻找虚拟空间的不足,进而推动实体空间实现整合、转型与优化,满足人们新增的社交参与、现场体验等需求。例如城市中心区的娱乐游憩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商圈逐渐演变为人们聚会、就餐、欣赏演出的场所。
△互联网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互联网激发的新需求更加强调社交与体验、创新与个性、效率与低成本,实体空间在互联网作用下实现优胜劣汰与转型发展,呈现出微型个性、组织灵活、跨界融合等特点。互联网技术是新一轮信息革命的生产力,未来城市竞争力将体现为数据获取与信息接入的能力,未来城市的规划建设应适应互联网发展特征,合理优化功能布局,建设高效的智慧城市。首先,加快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城市品质与人居环境,营造城市魅力,做好“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保障;其次,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的精确分析与精准管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中心体系,引导用地功能混合兼容、集约高效,提高规划刚性与科学性,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再次,有序引导旧城更新,增强交往、游憩和娱乐功能,培育众创空间,强化低成本办公空间供给,构建高效物流转运体系,研究土地混合利用、弹性用地管理等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波士顿咨询公司. 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R],2015。
[2] 陈虹、刘雨菡. “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影响及规划变革[J]. 规划师,2016,32(4)。
[3] 滴滴媒体研究院. 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R],2016。
[4] 魏宗财、甄峰、席光亮、王波. 全球化、柔性化、复合化、差异化:信息时代城市功能演变研究[J]. 经济地理,2013,33(6)。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办
敬 请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