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工厂生产同期出现的重要角色是管理者,后来的组织人的典型形象也是管理者、经理人。管理者是工作者的一个横切面,这个群体横贯组织的上中下,承担管理职责,涵盖从创始人、董事会、CEO(首席执行官)、各级管理者直到基层的一线管理者。
现在,管理已经变成理论与实践极其丰富的领域,是整个社会的显学之一。管理发展的关键节点有三个:(1)德鲁克定义管理;(2)明茨伯格界定高层管理者的角色;(3)科特区分管理与领导,并定义领导的职能为变革。在过去100年中,管理最强的潮流是,认为管理可以和具体业务分开,把理性化引入其中。这种潮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培养管理者的商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商学院体系化地培养经理人的课程虽然不断受到一些挑战,比如曾经有流行观点认为设计学院将取代商学院,但商学院的地位始终牢固。在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之后,公司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发生剧烈变化,传统行业也被互联网影响,需要转型和变革,这个从需求端而来的变化可能会促进商学院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工厂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业工作者、管理者这四个群体之外,新工作群体在不断涌现,组织化生产创造的核心群体正在发生变化,许多研究者试图通过命名来界定这种群体的新变化。
最早出现,也曾经是处于最显要地位的是“知识工作者”,这一概念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盛行于20世纪末。当时大众普遍认为,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资源,我们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的自我认知,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方式和成效。
同样抓住更多眼球的是设计、艺术、传媒、服务、广告、营销等狭义创意产业领域,这个领域既有“明星”,又能被直接地感受到。我们的讨论一直使用“创意”“创意人”“创意工作者”“创意管理”这些词,也正是受到了狭义创意产业工作者的影响,他们的一些思维和工作特征可能是未来创意群体的关键特征。虽然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商业人物,但他身上汇聚了人们对狭义的创意产业工作者的很多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