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以下简称吴):在线城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法,在线城镇化意味着通过电商的方式,通过淘宝村和村淘的方法让农村和世界的距离拉的更近,一方面会有更多的产品通过淘宝的平台卖到全国甚至国外,另一方面,更多居住在农村的国民可以享受到大城市的便利,享受到非常好的产品,而且价钱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在您观察的这两个方面,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李孜(以下简称李):举例来说,以前在村里买到方便面可能会比较困难。我们可能买到李师傅、王师傅,但是没有康师傅。又像电视机等,在县城买比网购就要多一千块钱,现在农村淘宝推广乐视电视在村里最多只需要1600多块钱就能买到。对于服务更是这样。比如,我们的分级医疗体系是非常难建立的,现在通过在村服务点和村小二,我们可以建立远程医疗点,通过智能医疗器材就可以上传村里患者数据,有助于视频诊断。在线的娱乐和教育,借着马云老师推出的乡村教师计划等,远程教育也在乡村推行中。这些都是给村里带来的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产品。
对于乡村产品上行,自发的淘宝村和农村电商发挥出很大优势。如这个双11,生鲜农产品增长了近十倍。大家知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比较难的,增长迅猛,其他的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就更会顺利。
吴:人流物流资本流这些方面,从电商角度去看,还在重点在于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的构建。阿里在布置着一个比较大的布局,有公共服务的成分,也有拓展帝国的成分。而其他的方面,比如服务、配送方面,农村人能享受到物流的配送是否跟城市一样?那么有差距吗?差距在哪里?
李:您说的很对,确实存在差距。在前面提到的大的物流网络还没有铺设到位的地方,我看到的一些乡村的自发尝试,如在一条物流线上,乡村电商服务站服务者大家一起每天轮流到县城拿快递,还有就是让每天回家的乡民可以带回来。这里也包括利用好各种交通工具的闲置运力,包括用长途公交车运力配送偏远山村。这些方式其实都和传统方式类似,如江浙船运卖米的农户会沿河询问街坊邻居的需求,替他们带回日用品等。这种传统社会的帮扶现象,重新被互联网激活,所谓的共享经济其实在乡村有很大的渊源。
同时,政府也出了钱投了劳,比如投一两百万来来补贴每一单县到村的运费。这样的共建迅速发展出一个不同角色参与的体系来,以菜鸟网络农村物流、有当地物流公司、各种服务商、有政府部门和村民。这个过程已经超出物流本身,让各种服务的系统优化。以菜鸟网络农村物流为例,在过去的一年时间联通300个县。比如市到县城的物流控制在48小时内,到村必须控制在24小时内。当然在西部地区确实存在更多挑战,我们要因地制宜,也期待本地创新模式。
吴:我正好追问着一句,刚才讲的这个淘宝第一单很快地就送达了,当然县城这个点可能已经有布局了。乡村是一级,我们的科技的发展是另外一级。我们可以从电商角度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需求有更好的预测,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的契机,也是对淘宝、对电商平台的研究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他们用大数据分析来更好的判断,通过对农村消费者的需求方面,来分析,并更好地判断。这可能也会弥补一些基础设施的缺乏,把配送和满足需求做的更好?
李:为什么说乡村为互联网技术赋权,赋在哪里?实际上我们是把它纳入一个更大的技术体系,或者互联网环球设施里面。比如说,我们把它纳入了菜鸟、天网地网人网的大数据计算,怎么优化这个配置,怎么优化它的面单体系。在每个村的农村淘宝村小二不单是一个人,他们的后台是淘宝乃至阿里各部门数据,他们可能比村长、甚至比县里的干部更了解一些实时需求,他们可以观察邻村、邻县到邻省的情况,而且数据分析会鼓励优化他们的销售、客户管理和决策。
同时,他们又是各种数据的收集者和分析者,反馈这个总的后台数据库,形成正向循环。这样,未来乡村在线金融、在线医疗和其他在线服务都可以更精准。大家对精准扶贫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在大数据面前,新的技术普及确实可以跟好的找到贫困人口和原因,让在线的服务可以惠及他们,但前提是有数据做为分析的依据,有网络的基础设施,这些都需要一线的调研,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但方向应该是对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已经开始在支配我们生活的一些方面。
吴:赋能是你讲了很多遍的在线城镇化的关键词,比如如何扶贫,如何把在线城镇化带到乡村去,比如你提到的很多新的机会,比如给乡村提供医疗的机会,哪些是可以通过电商这个渠道去做的,多少是虚的,多少是实际的?怎么去把更多的金融服务带给乡村?我们都知道“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教大家,给大家有更多的创业机会或是解决自己的困难,从这个角度利用在线的方式把小额金融或其他消费方式带到乡村,你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讲讲一些现在发生的例子吗?
李:在医疗方面,阿里健康湖北武汉市中心医院以及“九州通”已经建立了乡村远程医疗的试点。村民可以通过天猫医药馆的网络医院入口,进行挂号和就诊,网络医院现在提供包括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皮肤科等13个科室的问诊服务,生成电子处方,九州通的“好药师”大药房,再由武汉的仓库进行分拣集单、配送到县一级,再由菜鸟网络送到村一级。而在西藏阿里地区、拉萨日喀则,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也在和北大人民医院做远程医疗帮扶的探索。如果这个病情比较严重,就可能通过到县城或者市,一级一级地做医疗资源的匹配。而医疗当然可以和保险和借贷打通,这可能可以避免一些因病致贫,也是早发现早治,避免被耽误。现在最大的困难可能打通电子处方诊,还是在于是传统的医疗体系是比较保守的,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而现在我们还只是看到在试行。
金融方面,现在普及的是在2015到2018年,蚂蚁金服将以“村淘掌柜金”的产品,投入10亿元专门支持10万个村小二,作为包括返乡大学生的村淘合伙人创业贷款授信,做为村民网购的垫付周转金。去年我也受网商银行余行长之邀到厦门军营村去看在线申请小贷系统。网商银行、公安部和网信合作,通过在线身份识别技术,如仪器扫描脸部可以链接到村民的网上身份证系统,然后你可以直接小额贷款。而很多地区的村小二,已经可以做旺农贷,及通过他们的担保蚂蚁金服可以向村民发放小额贷款。但虽然村小二可以由此提佣金,他们还是很谨慎,他们通过消费数据和生活中的观察来发现村内未来谁有潜力的创业者,他们要和这些畜牧业、种植业、旅游业和手工业等各行各业能人共赢互惠。这种方式也是现在乡村金融环境决定的,就贷款而言,全国银行的贷款在100万亿左右,而农村居民的贷款在6.5万亿左右,占到总量的6.4%。同时,整体社会信贷,农村也是很缺乏,城镇与农村信贷的借记量在4比1,每万人拥有银行服务人员比329比1。而蚂蚁金服的贷款业务成本是普通银行千分之二以下。
吴:您刚才讲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术带来变化,另一方面毕竟村淘和淘宝村是把经验放到全国。站在人的角度,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淘宝村和村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能够创造新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另外,在您的在线城镇化的提法当中,它可以拉近城乡距离,让城乡的服务拉近了,产品拉近了,这样可以把农村的好的产品带到城市中来,您对这个有什么样的观察?
李:就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方面,2016年最新的淘宝村报告发布,估算1311个淘宝村带来了84万个就业岗位。对于农村淘宝,可能最少已经带来48000个家庭的就业。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村都是行政村,村下面还有自然村,到了东北,比如吉林,自然村下面还有所谓的屯儿,实际上每个屯儿距离都很远,你没办法去顾及到那么多。由此,你可能需要2个淘帮手,帮他们去服务这些地方,我看到的农村淘宝的一个组织,丈夫,妻子,还有子女都在做,这样,农村淘宝这样一个农村淘宝村站点可以产生三个家庭就业,由此16000个点将是48000个家庭在运营,当然他们不都是全职。而各种全国互联网平台和地方的农村电商从业者和服务商将让这个数字又要翻十倍,以及注册阿里平台的卖家超过90万(2016),以及互联网提升全国现有的约180万家农家乐的在线服务化。
我们谈到这里就谈到了数百万的就业和创业岗位。而乡村服务业和手工艺品的上行也在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将是其中的重点,如我们在遂昌县车前村的摄影村民宿村的线上线下打造,可以更精准地抓住市场,从只是卖四季豆的一个普通偏远山村,到可以提供60元包天的老年人一周游的一般旅游产品,再到280元到580元一晚的精品民宿度假,线上的市场信息直接引领了线下的旅游度假产品更新和服务体系的形成。而我们共建的云南永胜“小村”,一个只有37户还没通上自来水的深山彝族小村,更是他们自己的力量通过网络联系到了高端自驾俱乐部,签下每人5天1万元的“秘境之旅”。这些都是未来乡村发展的契机。
由此,在线城镇化的人力资源流动、物流、资本流、信息技术流和生态文化流的每个方面都在创造就业,这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以80年代乡镇企业解决超过1亿农民的非农就业,我想农村电商崛起和在线城镇化应该超过这个数字,而整个城乡对流和互联网全球化深入,将可能从在线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和就业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中央政府提出的“三个一亿人”城镇化战略。
吴:谢谢李孜老师!我们也是很有信心,很有收获。农村电商或者是在线城镇化这个提法,从人的发展,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组织创新,特别PPP的方式。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从他们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角度,或是他们深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角度,让农村更好地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这样一个福利,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进行了非常有意思的探讨。感谢李孜老师,也推荐大家去阅读农村电商这本书。我也是由这样的特权就可以在几个月之前看到这本书,并且我读得很过瘾。也希望李孜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分享您的观察,坚持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