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资讯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有关副省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有关协会、学会:
为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规划与管理工作,经与有关部门和相关考试管理机构研究,现将2017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请按照《2017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计划》(见附件),做好考试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各项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将提前另行通知。
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合作,认真落实考试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考试各项准备工作,真正做到科学考试、公平考试、安全考试、规范考试。
部分考试安排如下:
2、厦门市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规定
城市规模的扩张必将占用大量土地、自然资源,无序的扩张则会突破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衍生诸多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社会失序、环境恶化等。
为此,厦门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今年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及体制改革,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明确城市保护与建设空间的布局与规模,将生态控制线为“本底”确定城市的发展容量。记者近日获悉,由市规划委负责起草、市政府出台的《厦门市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规定》(简称《实施规定》),将由本月15日起正式实施。它的正式实施,意味着生态控制线与城市开发边界的管理,有了政府规范性文件作为保障。同时,由市规划委组织编制的《厦门市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生态控制线规划分册)》(简称:《规划》)也编制完成,该规划重新核定了生态控制线范围,并对生态控制线范围进行细化,将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我市生态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空中自行车道
在“空中”骑自行车,一路畅通无阻,还可以从高处欣赏沿途的风景……这样的美事,有望在下个月实现。近日,从建设单位了解到,备受市民关注的厦门首条“空中自行车道”(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正在进行主线桥钢箱梁的吊装,相当于铺设桥面,全线工程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完工,届时,市民可以在上面骑公共自行车或私人自行车。
根据规划,“空中自行车道”起点为BRT洪文站,沿莲前东路BRT向西,至云顶路交叉口右转至云顶路沿BRT一路向北,终点为BRT县后站,全长约7.6公里,车道设置为单侧单向两车道。
沿线共设置入口11处,停车平台7座。部分BRT站点的楼梯、人行天桥也作为专用道的出入点。
根据站点规划,这条“空中自行车道”沿途可服务瑞景商业广场、蔡塘广场、市行政服务中心、湖里高新技术园等。
硬件设施建设在稳步推进,软件方面的管理制度也在紧锣密鼓地完善。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项目负责人说,目前,“空中自行车道”的管理办法已经初步制定完成,正在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批。
据透露,“空中自行车道”将允许私人自行车进入,而不单单是公共自行车。对于市民担心的电动自行车闯入“空中自行车道”的问题,管理方将在出入口设置智能闸机,能够自动识别自行车类型和监控流量。此外,“空中自行车道”上的最高限速是25公里/小时,而且不允许长时间“逗留”,上面有专门的摄像头进行监控。
4、同翔大道动工
同翔大道全长约23公里,作为我市“两环八射”的北向3段路段之一,是厦门“环湾放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构筑和完善我市快速路网结构,解决同安东、北部地带的快速交通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同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提升道路承载力和城市宜居度。
同翔大道(沈海高速-洪新路)工程起于沈海高速马巷分离立交处,路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终点位于下张村西侧,全长3.78公里,是同翔大道最先开工的路段。其中,同安需征地面积594亩,拆迁面积24133平方米。
5、综合管廊建设
城市的地下,一个庞大的管线世界在不断生长,不计其数的市政管线是城市赖以正常运行的生命线。看不见的地下“里子工程”,直接关乎城市公共安全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厦门正通过规划、建设、运营地下综合管廊,打理好这重要的“里子工程”,解决老百姓深恶痛绝的“拉链路”、“吃人窨井”问题,减轻台风、暴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生命线”的威胁。
厦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今后五年,厦门的战略核心就是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而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宜居度和承载力,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促进城市集约发展,正是战略核心的要求。
厦门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试点工作。集美大道、翔安南部新城、翔安大嶝新机场片区这三个试点片区的综合管廊建设突飞猛进。除了试点片区,厦门还着手在岛内外有条件的片区全面展开综合管廊建设。根据《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至2030年,我市规划建设综合管廊152.8公里。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由市市政园林局牵头,各片区指挥部加快推进,综合管廊非试点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展开。马銮湾新城、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软件园三期、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邮轮母港片区、两岸金融中心等片区开发都已经着手研究制定综合管廊配套方案。
行业资讯
1、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
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宣布,辽宁清原、江苏句容、福建厦门、新疆阜康四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总投资375亿元,总装机容量575万千瓦,计划于2024年全部竣工投产。 厦门抽水蓄能电站是福建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和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电站项目于2016年7月获得核准。站址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境内,接近福建电网的负荷中心,是我省境内地理位置、自然及开发条件极其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站址。 厦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86.64亿元,建成后不仅可以优化福建省的能源结构,进一步提高福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对加强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清洁能源消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采用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抽水用电量31.27亿千瓦时,年发电量23.45亿千瓦时。建成后以500千伏线路接入福建电网,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2、厦门成为全国最适合养老的城市
近日,《中国城市养老指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北京甲子征信公司和竞争力智库联合调研形成,是我国首个“城市养老指数”,其中,厦门养老指数以94.1分位居首位,可谓是全国最适合养老的城市。 该报告从城市养老的需求侧,即老年人口总量、老年人口内部结构、老年人口增长率等指标,以及城市养老的供给侧,即政府政策、资金投入、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研究分析城市养老的负荷与保障水平。报告共统计了全国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养老指数排名。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依次为厦门、南京、深圳、宁波、北京、银川、广州、乌鲁木齐、石家庄、上海。厦门养老指数最高,为94.1分。在计划单列市养老指数排名中,厦门也位居第一。 据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养老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市正全面推开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试点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市“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对接,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