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广场舞和人行道,正向思维有多难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4-07-18 07:30:1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今天是周五了,一周结束,微博微信上的各种话题讨论颇多。 在国匠城前面的微信里,发出了一则关于国外人行道设计的图片,大家对这个的反映比较强烈,一部分人觉得这样的人行道设计特别具有艺术性,甚至很人性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另一部分人觉得这样的人行道与规范相违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造成各种安全隐患。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看法也存在于另一则讨论中,即对“广场舞”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广场舞对老年人的运动是有利的,甚至上海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人支持这项活动(很多人反馈调研对象出现了偏差),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广场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空间的排他性,占用了公共物品。 这两件事情虽然不同,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正向思维,另一种是逆向思维。在正向思维中,大家对新事物的看法,往往是看到了他的好处而忽视他的坏处,上面的例子中,大家从自己的感性出发,认为这些让人得到美感和愉悦的事情是极好的。而逆向思维,则是对新事物保持戒心,以一种严苛的态度,来判断新事物的属性。 有趣的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前者容易成为市民对待新事物的一般思维,而后者容易成为精英的思维模式。为何如此,因为正向思维相对来说容易,无需进一步的解释,只要承认事物的“好”就可以了,而且正向思维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而逆向思维,则需要对事物的“坏”做出解释,需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可本文标题为何叫做“正向思维有多难”?其实是说,在精英们的逆向思维进行的时候,应该再往前走一步,多一点“正向思维”在里面。 例如广场舞对空间的占用,一般市民是不会想到公共空间的属性问题的,而精英们在讨论理论之余,把市民导向了对广场舞的抵触,其实在这里面,除了强调公共空间的占用问题,更进一步的思维,或许是提出如何解决的思路,例如更多公共场馆的开放,更多有针对性的空间配置,还有制度上面的规范等等。 人行道问题也是如此,市民看到的是“让人愉悦的城市美感”,专家看到的是“无法进行规范的严重后果”。但是,我们既然已经看到人行道艺术化对道路安全的侵害,是否能够去反思,如何在既满足规范的同时,又提供更多的城市趣味,这是一个创新的领域,比简单的批判,更有意义,当然,难度也更大。 其实逆向思维成为习惯,或许是因为你知道的太多了,知道太多,担忧太多,习惯循规,懒于改变。对能够一起看这篇文章的伙伴们来说,我们已经很擅长逆向思维了,我们需要的是再往前一步,运用正向思维,用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或许我们应该对新事物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对创新的抑制,已经由来已久了。谁也不知道这种“民众喜欢,但是充满各种问题”的事情,是否是未来。 下面摘录一条微博: @一马-当后: 国匠城市规划论坛昨天发了一组各地创意人行道图片。特意搜索了下,几年前此话题曾有过激辩。把这条信息发到朋友圈,从事交通管理交通设计的朋友纷纷质疑而业外人一致点赞,与某网站万人调查结论基本吻合。且抛开合法性不谈,“精英智慧”主导的与公众意识偏离的规则制定,还可以走多远?
以上文字来自国匠城会员 "匠大"的投稿。 近期我们会发布一些会员的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发布原创稿件,那些不那么学术,更加生活化一点的文字,请不要吝惜和胆怯,发给我们吧 :) 如果您不想透露您的信息,我们会隐藏,如果您想透露您的信息,我们会帮您宣传扩散,如果您对文字还有些不确定,我们也可以协助一起修改。 希望对城市和规划有兴趣的朋友投稿给我们,大声说出你的观点。国匠城也是一个互联网实验,实验内容未知,我们只是想看看,能发生些什么。
投稿信箱:admin@caup.net 注明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