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小编的同事又发论文了呢
年终考核可是有要考核论文指标的
想想就心累
这次把高大上的数据与历史街区的应用贴出类
希望对大家的工作、研究有帮助
同时,祝大家年底奖金拿多多
自1982年国务院批复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历史街区”作为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旅游吸引点,成为我国城市研究与规划编制实践开展的重要区域。与其他存量规划地区相比,历史街区的现状问题存在共性,亦存在独特性,使其规划编制、建设实施与运营管理,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历史街区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传统管理方式对现有业态的使用情况难以进行精确的量化评估。
居住分异现象在旧城与历史街区尤为突出
历史街区通常道路狭窄,机动车通行承载力不足
历史街区违章停车现象严重
2 历史街区规划中的大数据应用
(1)互联网数据
可获得POI(兴趣点)、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房价、交通、开源地图、社交网络数据等类型的互联网数据。除公开数据外,还可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开发或研究,获得不同企业所持有的专项数据,如龙信企业数据、摩拜单车骑行轨迹数据等。互联网大数据可应用于城市功能与设施布局、人流实时变化状态、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道路交通运行状态、情绪空间分布以及人群画像等方面的分析。
案例: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商业业态研究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上海中心城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街区是具有城市文化特征的重要公共空间。顺应上述城市发展背景,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正在开展风貌街道业态的集中整治。
本文利用百度与大众点评类POI数据,叠加路网与土地利用现状,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历史街区商业业态的研究分析。首先,计算不同片区商业类POI所占比例,评价现状街道功能构成与不同片区规划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以明确各区域街道业态功能定位与整治方向。(图1)。其次,基于大众点评类POI数据的分类与评论语义分析,评价社区级与城市级商业在衡复区域内的现状空间分布与使用情况,以提高社区级商业服务涵盖范围与城市级商业服务吸引力为目的,优化社区级与城市级商业的业态发展与空间分布
(2)物联网数据
物联网数据主要包括通过交通传感、智能监测设备等物联网传感设备获得数据。其中,交通传感数据主要是指通过公交刷卡数据、出租车GPS数据等,可应用于对居民的职住通勤与出行特征的分析。智能监测设备,如集成环境与人车流监测功能的智慧路灯,应用于城市环境与行为感知网络的建立,综合辅助人口统计、交通优化等城市问题的诊断,实现市政监测、安全预警、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城市管理应用。
案例:白塔寺街区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
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白塔寺街区长期面临业态低端、街区传统文化流失、原住民外迁、常住人口过多等方面问题。通过2015与2016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白塔寺街区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是清华同衡“城市数据网格计划”(City-grid Plan)的重点示范对象。该计划以历史文化保护区精细化管理与保护为核心目标,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研究,建立示范区域多层次动态监测体系及可视化运行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区域运行监测管理精细化与智能化,为解决旧城日常运营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城市数据网络计划”整合了现有技术成熟的各类传感器设备,实现对人流、车流、环境监测。其中,人流监测主要是智能摄像头对视频中的行人数量和移动行为进行识别。Wi-Fi作为辅助手段,与手机信令和移动互联网定位数据互相校验,从而估算人流规模。车流监测设备主要布设在场地内主干道和区域内重点建筑周围,通过对各监测点的车流数据动态分析,可以细粒度地把握示范区域整体交通状态,支持实时交通车流的预判和预警。空气质量监测主要指运用自行研发的集合了PM2.5、噪声等数十种气象和环境监测传感器的低成本设备,结合北京市整体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等,完成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小尺度、实时监测。
(3)公众参与数据
公众参与大数据主要是指,在线公众参与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既可以作为规划编制与修编的依据,又可作为城市日常运营管理中问题与意见的及时反馈。历史街区范围内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可通过公众参与反映文化遗产的实时状态信息,监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及时预警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文物破坏的潜在威胁.
案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平台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平台是一个支撑多业务实现多目标的综合系统,它基于开源的数据库架构,已开发3个独立的移动应用,包括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子系统、传统村落项目监管子系统以及中国文化遗产APP。其中,传统村落项目监管子系统与中国文化遗产APP,提供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有效平台。
传统村落监管子系统,根据现有规范建立了项目立项、上报、审核、结果反馈、备案的管理审批完整工作流程,并通过Web与移动APP端实现了实时上传及动态监管功能(图4)。村级联系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移动APP进行现场拍照记录项目动态,主管部门也可通过Web与移动APP对项目进行实时审核,并反馈审核评语和结论。系统通过简单易用的界面操作,有效提高了传统村落项目管理审批的全过程。
中国文化遗产APP,将部分文化遗产数据开放给公众,提供文化遗产的空间导览、查询、打分、评论、拍照等功能,为公众提供了了解文化遗产信息、爱好者互动与发声的平台(图5)。同时,通过公众的反馈信息,管理者可以实时获知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识别并及时预警文物破坏的潜在威胁。公众参与的数据成为官方数据的补充,使遗产数据库不断得到完善。
后面的技术框架和技术路线就不过多赘述。
总之,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公众参与所产生的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融合,将有效推动历史街区规划编制、建设实施与运营管理走向精细化、动态化与科学化。通过历史街区相关数据库、数据分析平台以及可视化运行监测与应用产品的构建,将有效缩短历史街区从规划编制到建设实施,再到规划修编与修正之间的循环周期。大数据为历史街区存量规划提供了新方法与新视角,服务于政府部门、公众等不同主体,助力历史街区业态的更新与调整、人口监测与调控以及交通规划与管理等现状问题的解决。
未来,大数据将实现与历史文化保护性规划的深度融合,如构建5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运营管理指标体系,对历史街区的业态、人流以及交通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不同历史街区中最受欢迎与最具活力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游客人口的来源地分布等,推动我国历史街区在适度商业化的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尽可能保留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与街道活力。
来源与论文:《大数据在历史街区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中的应用》,王鹏、吴纳维、褚峤、田可嘉、徐畅,发表于《上海城市规划》2016年,总130期,年度第5期。
最后,附招聘一则
如果你是跨学科的城市数据研究人才,
有城市规划、交通、社会、经济等学科的交叉背景,
具有数据思维与分析能力;
或者是对城市大数据研究感兴趣的计算机和软件专业毕业生;
请找我们。
在这里,你不但能站在城市数据研究的最前沿,
也能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紧密合作,
引领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
点同衡官网,了解更多信息
随时,欢迎实习生
简历请发至:zhangyanjun@thupdi.com
城市数据实验室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中心运营的以城市数据研究为主的公共平台。
我们致力于:
1、数据合作:欢迎学者或者研究机构利用我们的数据进行合作研究。
2、咨询服务:为政府和企业等提供有数据的有深度的城市问题咨询服务,以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3、智慧平台:开发服务于政府的城市运营数据决策支持平台。
有意向与我们开展合作的个人或者机构,请联系我们。
更多信息请见网站: tic..com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