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交站台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能否方便顺畅地乘坐公交,同时也是与步行、自行车、地铁转换的重要节点。通过科学合理的站台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广大乘客选择和乘坐公交的方便程度,提升公交运营水平和吸引力。同时,公交站台也是城市道路空间、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精心设计的公交站台可以成为街道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增添色彩。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国外的公交站台都长啥样儿?建设世界一流宜居之都的北京又该借鉴点啥呢?
一、国外公交站台
公交站台,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乘车服务,提供乘车信息,满足乘客需求。国外许多站台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
(一)一目了然的当前站站名、线路名
将站名和线路名放在候车亭的顶篷上,乘客在20米开外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站台,并知道其站名和线路名。对下车的乘客也是一个贴心的提醒,快到站时往站台看一眼,就可以避免很多坐过站的苦恼!
法国巴黎
(二)线路图、时刻表一应俱全
到了站台,乘客就需要知道这个站台有哪些线路,哪些线路是自己可以乘坐的?站台上设置的线路图就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需求。与线路图配套的,往往会配上时刻表,有些城市的时刻表还会细心的区分夏季与冬季,不同时节更换不同的时刻表。
奥地利维也纳
瑞士卢塞恩
(三)实时的电子站牌
到站台找到了自己要乘坐的线路,以前只能参考时刻表信息,在站台痴痴的等,现在随着GPS的应用,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站牌出现在站台上,精确显示需要等待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先去买杯咖啡回来!
电子站牌如何设置、设置在哪儿也是有学问的。电子站牌如果与道路平行设置,则不便于远处乘客查看,往往容易导致乘客聚集。因此,国外多线路站台的电子站牌设置方向与道路垂直,结合候车亭悬挂设置或单独立杆设置,既便于查看,又避免了乘客聚集,如下图所示。
(四)轻量、通透化的候车亭
通透的候车亭更便于乘客观察来车情况及周边环境,有利于治安和反恐,同时,也能够提升城市景观质量。轻量、通透化的候车亭已经成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芬兰、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大城市的普遍做法和流行元素。
德国法兰克福
韩国首尔
日本
(五)休息的座椅
对于等候公交的乘客而言,座椅是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候车舒适性的简单有效的设施之一,尤其对老人而言。国外站台无论大小,往往都会设置一些座椅供乘客使用,十分人性化!
瑞士卢瑟恩
(六)与周边设施相结合,因地制宜设置站台
如下图所示,在空间资源紧张的城市繁华路段,站台结合路侧建筑设置,但线路图、时刻表、电子站牌、座椅和废物箱,一个都没少!既节约了空间,又满足了乘客的需求,站台设计十分用心!
下图则是在法国第戎的一个人流量并不大的站台,虽然站台比较简易,但当前站站名、线路图、时刻表、座椅、废物箱等同样一个都不少。
法国第戎
下图则是国外一个结合路侧绿化设置站台的案例,通过与路侧绿化台阶的结合,站台的候车亭、线路图、时刻表、座椅、废物箱、售票机等一应俱全,占用最少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服务。
二、北京公交站台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相比,北京公交站台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换乘距离远、站台候车空间不足、座椅太少、缺少公交线路图、缺少时刻表、缺少导向标识等。所以北京有些公交站台是这样的:
三、对北京公交站台的改善建议
北京市民对公交站台的感受如何?我们在100处站台,对5000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1 换乘距离远(51%认为换乘距离远不方便);
2 站台等候空间不足(58%认为等候空间不足);
3 对现在候车亭的主要意见是:a、占空间太多影响行人通行;b、不通透影响视线;c、广告太多;d、座椅太少;
4 候车亭广告过多(72%反对整版设置广告);
5 座椅太少(82%认为应设置座椅,老年人中为88%);
6 没有来车信息(80%想知道下一辆公交车到站时间);
7 没有线路图(87%需要查看标有公交线路的地图);
针对北京公交站台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外公交站台的经验和市民需求,我们提出了今后北京公交站台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1 采用通透的候车亭型式;
2 顶篷设置当前站站名与线路索引标志;
3 设置排队引导牌、电子站牌、公交线路图(含时刻表)等;
4 设置座椅、废物箱等配套设施;
5 种植高大乔木,为乘客提供树荫;
6 与国外不同,北京站台候、乘车乘客较多,为保障乘客安全与疏散,不宜在候车亭设置侧挡板。
我们希望未来北京的公交站台是这样的:
结语:公交站台属于城市公共空间,按照公共空间应优先满足公共服务的原则,公交站台应优先满足乘客需要,保障乘客安全及疏散,强化乘车服务功能,注重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减少对道路其他功能的影响。公交站台虽小,却联系着千千万万市民的日常出行,用心、贴心、精心设计的公交站台,才能够彰显大国首都的人文关怀!
(本文参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开展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修订”项目成果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