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Johnson会时不时的脱离主题,但是读者很快就会理解他的苦心,因为他给读者提供了一页又一页翔实的关于纽约的人,机构,政策,科技,与活动的信息。这些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尽管复杂,但却详尽阐述纽约这一崛起的都市区域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城市演变成为二战后的全球金融之都。
这本书认为,规划既是产品,也是过程。如果你仔细的阅读了前面的两百页,你会在本书最后八十页里得到巨大收获。第十一章也是最后一章的标题是“区域规划既是过程又是产品”。前面的十个章节,都是Johnson为最后一章所做的精心铺垫。
为什么把1929纽约大都市规划称为“美国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区域规划?”我们仍然需要从Johnson这本书的结构开始讲起,开篇两章主要叙述了历史学家所谓的时间、地点以及为区域规划所做的努力。接下来第三章,对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建议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在第四章,探讨了此项规划是如何编订的,对规划范围与性质加以讨论。在这一章里引用了纽约以及其他许多城市的先期实践与探索。1893 到1909的芝加哥规划,以及Charles Norton与Daniel Burnham等付出的努力都被载入。芝加哥规划委员会成立于1909年,纽约规划咨询委员紧随其后,于1914年成立。全球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沟通也是早期付出努力的证据。其中包括了Thomas Adams, Frederic Law Olmsted and Raymond Unwin所做的贡献。Johnson剖析了规划与城市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剖析之中,列出许多强烈的冲突性的观点。
在第五章,Johnson 描述了Norton在“四个调查”上的影响:经济调查,城市物质空间调查,法律调查及社会调查。他提供自己关于若干重要细节的见解。Unwin成功的唤起大众对城市过度拥挤的认识。在这本书里,Johnson作为一位非常出色的故事叙述人,让读者体会到了身临其境与人辩论的感觉。
第六章与第七章提供关于规划演变的细节。道路,桥梁,公园,开放空间,机场都应该被纳入规划之中。第八章,Johnson从思想和技术角度分析对规划的转变进行解释。他提供了哈德逊河大桥与Robert Moses 和Parkway冲突的案例。这些都是真实的案例,与政府结构,有影响力的人以及他们的选区都息息相关。Johnson用城市政策的缺失来结束了这整个故事。当然,这样的缺失可以规划来解决!
第九章,回顾了1929规划完成后的12年中的规划实施情况。第十章回顾了1965年这一规划所表现出的优势。第十一章极富深意,提出了14项有关改革行为的假设。
区域规划在规划思想、规划教育以及民主制度的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Johnson探讨了与Thomas Adams, Daniel Burnham, Clarence Perry, Clarence Stein 与Henry Wright, Olmsteds, Charles Dyer Norton, John Nolen, Edward Bassett, Frederic Delano, 以及多位美国总统之间的对话。这些交织的故事几乎占全书一半篇幅。对于Johnson来说,这并非只是罗列他们的名字,而是有目的与意义的。伟大的人创造思想,并将其付诸行动。激发思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