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厕改将纳入改善农村环境“十三五”规划
“农村改厕作为必须完成的约束性任务,将被纳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三五’规划。”在11月18日举办的农村改厕及污水治理工作研讨会暨2016年世界厕所日主题活动中,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说。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约40%的人口是因病致贫,而饮水不安全、如厕条件差、环境不卫生又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山东、吉林等省启动了省级农村改厕试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百县示范等工作,将农村改厕视为重中之重。山东省仅今年前10个月完成农村改厕354万户,农户使用卫生厕所的比例已经接近60%;吉林省已超额完成年初制订的改厕10万户目标。
赵晖指出,农村改厕不能单打独斗,应树立全局意识,部门间开展合作、协作,共同推进。他强调,要转变观念,做好人的工作,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宣传,用“农民可接受”的方式推进,特别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较高,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这一比例还比较低。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加大力度,推进新一轮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推行山东等地的成功模式,组织专家开展调查,提炼出适合农村实际的改厕技术并推广应用,把农民群众、进城务工人员、学生等作为重点普及对象,加强使用卫生厕所的宣传教育。
会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联合主办。来自教育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旅游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吉林、山东、青海等地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参会。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6.11.22 记者 韩戴男 吴国文
注:来源:住建部,转自新浪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文章推荐
【PD】从模式化到定制化的街道语言设计 —以佛山南海西部片区街道家具专项规划为例
【专题研究1】沈阳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及实践
【专题研究2】大城市开发边界的整合与优化策略 —以武汉市为例
【专题研究3】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
【专题研究4】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与具体问题解析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PM】乡村规划协同下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体系重构 —以广东省碧江村为例
【PM】经济发达地区特大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PF】福厦高铁线位选择及站点选址路径探索
【PF】完整街道理念下的有轨电车线路规划设计方法
【PF】深圳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分析及网络构架
【PF】普通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开发策略
【PF】轨道都市规划建设的思索与实践 —以武汉为例
【PL】2016年9期总目录概览: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识别图中二维码
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