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专业人士写的非常规的专业文章,以前做人居环境强调了很多年的“人性化”,现在这篇文章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意栖居”。
说到诗意的生活,古人的对居住环境的理解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大到一个城市的选址,讲究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小到方寸之间造园艺术,筑山、理池、造景等以追求自然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艺术不分门类,规划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上多一些人文情怀,多一些诗情画意有何不可?
天地之道,一刚一柔;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城市工作有其理性、科学的一面,同时也有诗情画意的一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意味着城市的中心工作开始从发展经济转向建设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最高境界可以借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来描述,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其哲学内涵是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而非仅指物质层面的追求。
因此,人居环境要关注大多数平常人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生活需求,建设美好家园,既能为人们提供作为生物体所需的寄居空间,更能为人们获得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精神愉悦创造条件,从而回归到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梦想和情怀。
未来的城市建设,要有诗情画意,才能称之为成功。

2016年G20峰会使全世界开始关注惊艳亮相的杭州,杭州的好山好水好人文,代表着人们生活追求的梦想,而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要素,使杭州得以孕育出适合新经济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诗情画意”四个字,正是杭州独有的景观风貌特色,而杭州之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西湖的湖光山色。元代有诗云,“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现代人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可以用很多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而古人则更多凭着审美和诗意来展现城市的形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出了一幅画卷般的西湖,令人百游不厌。
而相比之下,现代某处用西方几何思维设计的湖,则使人感到一览无余回味少。因此,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组景、如何体味,值得规划师关注。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都没有经过彻底的分化,是融为一体的。根据学者们的总结,中国的诗性文化有五个特征:
一是在所有的艺术产品中,诗歌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具有兴、观、群、怨四个功能,是很多科学知识传播的载体;
二是在所有的文化产品中,艺术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
三是“礼乐文化”的行为准则使人们的言谈举止均具有艺术的特征;
四是“世俗文化”的信仰空缺使艺术具有了准宗教的功能;
五是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语言所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音乐性特征及其与艺术的表达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
上述传统以及中国语言本身的特点,使得诗歌这一文化得以长久流传。
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出现任何文字都不能完全表达作者心意的情况,即言不尽意,这种情况下可以立象以尽意,有时候图像表达的意境比语言更加准确,这叫做“意象言”。因此,诗和画都是古人追求诗意的表现形式,例如,从山水诗中,可以看到对宜居环境的追求,从山水画中的村落选址布局及园林中,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点。


规划师们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一点应该向前辈学习,《兰亭遗韵》是吴良镛先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生期间的画作,如今吴先生已经90多岁高龄,还在坚持练字。深圳有一批建筑师成立了一个诗画群,把擅长绘画的人汇集在一起,再根据画来作诗,这是一种比较有序的能够提升和陶冶性情的方法。
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尝试根据诗来作画,实践表明,建筑师对诗的领悟能力相比诗人对画的领悟能力尚有差距。这一实例印证了一句话,“功夫在诗外”,人文素养需要不断地涵养。




杜牧曾经在扬州写了一首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的一位朋友在一个下雨天想起了杜牧,结合自己的心境写下了一首诗:“繁华如雨落萧萧,垂柳笼烟似旧朝。廿四桥头明月在,共谁湖上忆吹箫。” 当年二十四桥的场景到今天还能勾起人们的情怀和诗意,那么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能够为世人留下些什么?这是规划师需要思考和追求的。

目前,三亚正在开展“双修”工作,我在现场调研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望江南》:“三亚好,秋尽景犹佳。试上鹿回头上看,一湾碧水半城花,春意闹千家。夕照下,踏浪戏银沙,休对俗人谋俗事,且将闲性寄流霞,游赏趁年华”。
规划师应做到纳天地于怀,笼精华于身,系百姓于心,营造体现居民需求、时代精神与文化理想的人居环境,追求城市的最高境界——诗意地栖居!

希望规划师能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提升人文素养:一是熟读一百首诗词;二是成立一个规划师的诗画群,慢慢培养情怀;三是用诗人的眼光捕捉美,用诗人的心灵感悟美,用诗人的理想去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
我们现在经常会被很多俗事牵绊,但即使身落尘网,心中依然要盛着诗与远方。
—————
来源:民政部政务微信
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