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结合实践感悟及做这个项目的认知来回答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到底规划大数据是什么呢?
个人认为规划大数据是更广义的数据,不一定是大,不一定是每分每秒的数据,手机、交通、视频这些数据也好,在某些方面特别好用,规划大数据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大本身,更要强调的是数据种类很多,城市有很多宏观和微观的方法,大到市区,小到一个街道和房子,就算遥感的话,以前的遥感是10年、20年的一个间隔,现在是几天几个小时就可以拿到,武汉市现在几个小时就可以接到气象数据,这些数据怎样去共享,怎么去发挥它的作用,我觉得也是需要各个部门来配合的。
另外这个大数据的大还体现在土地利用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密度、日常生活圈的,这些大数据都应该考虑在内。
第二是什么是我们规划的主要数据和次要数据?反过来说我们的人口、交通,相对稳定的数据是主要数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变化性可能很强,如果用这些数据来做中长期规划也许会有局部偏差,所以怎样去控制。
第三是如何更新?根据需要来更新,有的是按小时来更新,有的是按年份,有的是按10年,都没关系。其实是跟预算有关,给多少钱能做多少事情,要不然只能做一两年就做不下去了。
另外规划大数据怎么用?我的建议是根据服务对象来做,如构建交通模型那就需要大量的交通大数据模型服务。以及最主要的规划分析和决策服务,要围绕这些问题来组织数据。还有是与相关部门有关,有些是规划做了其实对其他部门也有用的,也可以跟传统规划结合,再有是为市民公众服务。
这些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悟和认知,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