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
今天推介的是“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专题的文献。(专栏编辑:王兰)。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赋权是一种提升心理健康和幸福的途径吗?
来源: BABA C, KEARNS A, MCINTOSH E, et al. Is empowerment a route to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an urban regeneration (UR) context[J]? Urban Studies, 2016:1-38.
城市更新计划被认为是一种处理社会和健康不平等性的人口健康干预(Population Health Intervention)类型。相关政策也提议城市更新计划应当通过赋权(Empowerment) 使大众参与其中。虽然许多文献著作中已开始将赋权与改善健康进行联系,但尚未考虑到城市更新的社会背景。因此,本文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主要分析如何通过促进赋权来实现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探讨赋权感是否与居民个人特征和对邻里的看法有关。
文章第一至四章节对研究背景和相关研究对象进行阐述,分别为问题提出的简要情况、赋权的概念、赋权与城市更新的关系以及赋权与健康的关系。作者提出虽然城市更新计划直接影响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状况相关,并且其中的社区参与行为能够使居民获得赋权感,但是还没有证据证明城市更新下的社区活动和赋权与健康和幸福有关。赋权是一个社区团体做出选择并且最终影响决策,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对城市更新过程有所引导的能力。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赋权的核心在于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看法被决策者采纳,并且对地方事务有所影响。研究表明,包括社区参与在内的众多赋权策略具备提高健康水平的潜力,这也是本文进行实证分析的内容之一。
第五章节提出了本研究的四个待验证目标:①赋权感是否与居民个人特征及人口学上的特征有关;②赋权同涉及不同类型居民和社区参与的城市更新过程存在何种程度的联系;③赋权感是否与居民邻里关系以及他们对住房的看法有关;④赋权感是否与一般健康、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关。第六章节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在英国格拉斯哥市城市更新计划的背景下开展,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1 社区卫生》(2011 GoWell Community Health)和《健康调查》(Wellbeing Survey) 中对格拉斯哥市15 个社区共计4270 名受访者的调查。第一阶段采用定序Logistic 回归法,探索赋权与诸多单一变量的关系,这些单变量包括一系列的社会人口特征、居民在城市更新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住房和邻里因素等。因此将赋权问题作为因变量,可以展示出各变量对赋权的影响。第二阶段采用线性回归法,对赋权和与健康有关的三个因变量——WEMWBS (爱丁堡华威心理幸福感量表)评分、SF-12 (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和整体评分进行多变量关联分析,探究赋权感与一般健康、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七章节针对以上提出的四个目标,逐一列出了分析结果。①在居民个人及在人口学上的特征中,居民的年龄、有无长期疾病、公民身份、就业状况和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与赋权感显著相关(P<0.05)。②赋权与人们居住的地区类型和他们参与城市更新的形式存在极大关联(P=0.00),居住在大多数公共住宅地区的居民,参与更多与住房改善的事情,因此较居住在大多数私人住宅地区的居民有更强的赋权感。③相比较于邻里关系,居民对邻里环境和住房服务的看法更能影响赋权感。对邻里环境和住房服务满意程度较高的居民有较强的赋权感。归属感更强、认识的居民更多的人的赋权感也更强。另外,赋权与居住时间的长短没有明显的关系,与是否参加俱乐部及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没有任何关系。④赋权感与总体健康显著有关(P=0.00),拥有更强赋权感的人在SF-12 评分中取得更高的分数;赋权感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拥有更强赋权感的人在WEMWBS和SF-12 评分中取得更高的分数;赋权感与生理健康无显著关系。
第八章节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正如结果显示,近几年赋权在城市更新中成为一个核心要素和目标。分析表明,在贫困地区进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赋权可以作为更好的一般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预测指标。此外,其它的个人特征和住宅特征也能够预示居民的赋权感。文章对一些分析结果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例如,研究能够证明在某个时间点赋权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但无法证明这种联系是否已经建立或者会持续下去等问题。
最后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首先,该研究发现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个人的赋权感与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强调应该更加关注个人赋权和社区赋权。事实上,虽然政策制定者一直强调社区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但社区依然没有被纳入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其次,该研究进一步补充了之前学者的研究,建议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该研究说明,如果利益相关者希望促进社区赋权,那么他们应该首先考虑居民的个人赋权以及他们在共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这样能够促进资源合理地配置,实现社区在城市更新中更加公平的健康和幸福提升。
(供稿:孙文尧)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