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王晓明|小区停车难,有解吗?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11-10 00:58:2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住宅小区的停车困局
,是因为有一些更大范围的“制度性愚蠢”,从不同的方面加剧它…… 这就像河岸边上密集的排污管,你在上面挖淤泥捞浮萍,它们在下面污水突突,河水自然越来越浑。
但不能因此就算了。
——王晓明
住宅小区的停车困局,是一件令无数市民每天受害、却似乎很难解决、于是越来越严重的事。
说它难解决,是因为有一些更大范围的“制度性愚蠢”,从不同的方面加剧它:
鼓励汽车生产和消费、买房买车=人生成功的意识、轿车优先的道路建设和路面划分、城市规划、住宅设计和交通管理的短视与混乱…… 这就像河岸边上密集的排污管,你在上面挖淤泥捞浮萍,它们在下面污水突突,河水自然越来越浑。
但不能因此就算了。越是看清楚这潭浑水暗通着若干更大的污染源,我们越不能只是捂上鼻子扭头了事。
面对社会的弊病,如果你觉得可以忍受就算了,结果通常是越来越糟,你最终还是忍受不了。
尤其那些看上去好像是局部脓肿、底下却连着整体的溃烂的现象,它们一定日长夜大,最终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与其那时候再挣扎,不如现在就动手:局部的不懈的努力,是可能汇成全盘变革的声势的,纵不能很快堵上全部的污水管,也一定可让它们不敢变粗吧?
小区停车的困局便是一个这样的现象,它已经膨胀到令我们很难继续扭头不顾了。
停车难,奇招百出下的无奈。
首先,所有住宅小区里的步行人,都成了明显的受害者,上海成千上万的住宅小区里,
[1]
有几个能让居民安心走出大门、不用时时停下来给轿车让路的?驾车的居民也一样,稍不留神,就可能擦碰边上密集停放的车辆,错车的时候,更得左右腾挪,既耽误时间,还常常搞坏心情和关系,因为停车、错车而邻居之间怒目相向的状况,见得还少吗?
当然,那些身体能力
[2]
和经济状况相对较弱、不能买车驾车的居民,受害的程度是更大的。只要身后传来车声,他们多半本能地向两边避让,很少有人按原来的步态继续前行,尽管他有充分的权利这么走;愿意不按喇叭、静静地尾随其后的驾车人,更是十不足一。
为什么连住宅小区的道路上,步行者都成了二等人?倘说谁速度快谁就可以优先,那是不是以后上厕所,也该谁钱多官大谁优先!
这些年蜂起的新式商品住宅区,常使人觉得,同一小区里的居民,阶层状况都差不多,但小区停车这个困局,却将这“差不多”之中的差别,及其对应的社会不平等,触目地暴露出来。
停车难,只好谁抢到就是谁的。
不仅如此。住宅小区的共有财产,也被严重地侵占。住宅小区一旦建成,面积一般不可能增加,原有的停车空间不够用,就只能侵占道路和绿地:可这都是全体居民的共有财产,说句小气的话,大家付的购房款中,都包含了分摊这些道路绿地的部分啊!可现在,绿地被大片地裁掉,至少一半的路面划了车位线,甚至涂了车牌号,俨然车主的私有地!
这样赤裸裸的化公为私,就因为在居民眼皮子底下持续膨胀了若干年,竟成了一种你似乎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难道你想把这些轿车都赶到马路上去么?
车主一定很委屈:我们都是付了钱的!对,是付了不少钱,可这钱付给谁了?住户们吗?当然不是,都给了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有没有把钱返还给住户?没有,它至多把一部分——肯定少于一半——归入居民共同缴纳的维修基金,其余就进了自己的腰包!
[3]
是付了不少钱,可这钱付给谁了?
这问题又大了。物业公司是住户们通过其代表——业主委员会——雇请来管理小区事务的,它并非住户的领导或老板。在今天这样一个电视上天天讲“依法治国”的时代,即便老板和领导,也无权不征得员工或下属的同意,就把他们的共有财产租出去吧?何况住户们是你的雇主,哪有被雇之人自作主张,就把雇主的财产租出去的?再退一步,就算住户们默认——毕竟没有大吵大闹抗议啊——你可以这么做,收来的租金总该上交吧,你只是代表住户们收钱,可以拿一点辛苦费,却不能拿那么多,如果银行海关商店餐馆……的收款员都把一大半所收之款视作辛苦费,心安理得地塞进口袋,你会不会觉得社会末日来临了?
有人会笑了:你这是讲空道理,现实可不是这样的:有多少业主委员会真是住户们选出来的?又有多少物业公司真是业主委员会自主雇佣的?
没错,今日社会上,名实相悖的情形是非常之多,人生艰辛,精力有限,恶势力还凶得很,谁都无力一一较真,有些事情就只好闭眼不看。但是,小区停车的困局,却将这闭眼不看的后果凸示出来:正因为这些年,各种大范围的化公为私连连得手,大家即便有所觉察,也多是四面看看,就缩头不语,身为居民公仆的物业公司,才这么自自然然地如法炮制,拿各位直接购置的共有财产,年复一年地牟利自肥。
大街上的公义不能维持,家门里的权益一定守不住,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古人早就说清了这个道理。
大街上的公义不能维持,家门里的权益一定守不住。
物业公司也有委屈:如今钱不值钱,不缴物业费的居民还越来越多,不靠这停车费补贴,公司怎么维持?我相信在许多——尤其是以老公房为主的——住宅小区,这委屈是有几分真实的。但是,攫取停车费这个做法,却不正当:你不能拿别人的钱包补你自己的缺口;也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恶性循环:多数居民本来是觉得物业服务差,才迟缴或拒缴物业费的,你现在两眼只盯着进出车辆,除了收停车费,别的几乎都不管,物业服务就更差了,势必导致更多的居民拒绝缴费…… 如果搞到最后,大多数居民都不缴费了,你也不服务了,“物业”这个词,只意味着征收停车费,整个局面就一定崩塌,两败俱伤。
因此,要破解小区停车的困局,必须另想别的办法。
其实,居民拒缴物业费,已经反向指示了大致的方向。这不仅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拒缴是一种主动的抵抗,居民不愿意无所作为,继续受伤害了;也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抵抗过于消极:是因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才选择了“撤出”:撤回对于公共事务的承担,也放弃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看起来,不但“公仆”们的作为,在小区内外非常相似,“主人”们的反应,也几乎一模一样。一旦这些年小区物业和停车困局的日趋严重,清楚证明了这样的“撤出”无济于事,那接着的事情就相当明确:应该反向而行,不是消极撤出,而是积极介入,
只有积极的介入,才可能扳正被颠倒了的是非,打破恶性循环,也才能确切地证明,我们是否可以让河水变清。
如果“物业”这个词,只意味着征收停车费。
怎么做?我说两条,
第一,以名责实,根据道理评判现实,无论一个事实“既成”了多久,如果不合道理,我们都该大声指明,绝不含糊。
在一个名实脱节、是非混淆的社会里,被伤害被剥夺的人,除了讲道理、论是非,其实是别无所恃的。那些在现实中占了大便宜的势力,一定竭力鼓吹现实重于道理,如果吃亏受害者也跟着这么想,那就是自伐腿足,自己让自己师出无名。什么是小区里的共有财产,小区道路上谁该优先,物业公司和居民是什么关系,由共有财产获得的收益应如何分配,哪些居民因为小区停车而受损最大,他们该得到怎样相称的补偿…… 只有讲清楚这些道理,积极的介入才有依据,也才能找对方向,形成可信而可行的方案。“拨乱”二字之后,之所以紧跟着“反正”,就因为唯有后者的牵引,前者才可能真正成功。
第二,不以市场化为解决困局的唯一途径。
最近这些年,对行政运作太失望了,许多人就转向市场化,以为可以靠它来除弊纠偏。在许多情况下,这个期望确实可能实现,但小区停车的困局,却显示了事情还有另外一面:当“公仆”侵占“主人”们的集体利益的时候,恰恰是市场化充当得力的助手。惟其可以出租收钱,物业公司才会打道路绿地的主意,也惟其可以收很多的钱,才这么积极地占道砍树,造出更多可供出租的空间。不用说,小区里越竖越多的广告牌,门卫们盘查车辆的专注力,背后都有市场化的激励在。物业人员对那些收益相对较小、或者得钱不那么直接的服务项目的冷淡,车主们对自己租下的车位的固执, 更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目前这样的市场化的负面效应。
无论一个事实“既成”了多久,如果不合道理,我们都该大声指明,绝不含糊。
如果共有财产该由共有人自主处置,我们能不能设想这样的方案:取消现行的各种租约,将住宅小区的所有停车位,公平分配给全体住户,再由住户按照门牌或楼层,自主组成大小不等的集体停车空间,然后由这空间的共有人集体议定停车的方式?可以按照上下班的时间依次停车;也可以像许多餐馆那样,一辆挨一辆停放,谁要用车了,招呼一声,相关者出来移车让路;实在空间不够,也可以轮流停放,或者向小区里其他有余的集体空间借地方;已经将停车位租售一空的小区改起来麻烦,那就在新落成的小区里开始尝试…… 居民自主合作,充分利用空间,还取消了大部分停车费用:这样的方案,值得尝试吧?
这并不是完全放弃市场化。比如,停车位并不仅属于有车的居民,一个集体空间中的有车族,如何使用无车族分有的那部分空间?在一个集体空间中挤不下的车,如何向其他的同类空间借地停放?如果小区的面积较多,调度停车的事务量大,如何给轮流出力的居民志愿者多一点支持?这一类集体或公共权益的再分配,可能都需要部分地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如果运用得当,货币性的再分配,是可以成为社会公正和人际互助的有力体现的。
如果运用得当,货币性的再分配,是可以成为社会公正和人际互助的有力体现的。
以人类目前的身心和社会状况,还是需要用市场的方式来处理一部分物质需求。不过,
资本主义式的市场已经跟专制颟顸的政府一样,充分暴露出自身难以克服的痼疾,在这种情况下,以超越利益交换——更不用说资本增值——的志趣和原则来统摄市场行为,令其与人类其他非市场的行为日渐交融,以此激发起其促人向善互助、而非只是拽人往利字当先的方向下坠的作用,就该是我们特别用力的一件事吧。
这当然不容易。但前面说了,
我们其实别无先择,不但不得不继续向“政府”和“市场”借力,更不得不向别的方向开辟进步之路。越是路途艰难,越当从范围较小的切身之处开始举步
,住宅小区的停车之困,正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起点:它本身是一个切身而局部的问题,但它的两大要害,一是“公仆”公然以市场化的方式占用“主人”的共有财产,二是受损害者大多逆来顺受,并不激烈抗争,却都清楚地折射出更大范围的现实病态,因此能有力地向人揭示退无可退的境况,激励大家看清事实,跳出思维的俗套,奋起清淤和解困。
2016年10月 上海
【文中注释】
这里排除了少数单幢房价数千万/数亿元的豪宅小区,那里面通常没有停车难的问题。
例如老人、小孩、因残疾或病患而不能驾车的人。
这是根据个人见闻推断出来的判断,应该能涵盖上海的大部分住宅小区的状况。如果有能证明我这推断不正确的数据,我很乐意更正。
城市论坛预告
19
发言话题
●先来与后到?——小区内的停车困扰
艾兵 | 浦东内环小区居民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你听说过吗?
叶朱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解决之道:法、理、情?还是情、理、法?
杜跃平 | 上海杜跃平律师事务所主任
评议人
王晓明 |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
主持人
罗小茗 |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
其他信息
时间:
2016年11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
季风书园上海图书馆店(十号线上海图书馆点)
主办方:
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社会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都市法制研究中心
■本文由作者惠赐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