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中国城市学年会·2016】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城市学杭州学派怎么看?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11-06 01:17:0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手,城市是三者的集中体现的统一载体,开展城市研究,建立城市学学科,系统科学的研究城市,寻找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破解困扰城市发展的“城市病”,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正是应此而生,经过4年多的努力逐渐在研究方法、破解城市病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打造了初具规模的城市学杭州学派。如何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实现城市绿色发展?
城市学杭州学派认为应该从城市化规律的认识、城市病的破解方法、城市学研究的方法入手。
一、中国的城市化与必须破解的“城市病”
城市化至少应从四个角度去对它进行定义:
第一,从人口学的角度看
,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农民变市民,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第二,从地理学的角度看
,就是城市向周边地区扩张,农村变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不断涌现;
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看
,城市化就是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的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取代农村的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过程;第四,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就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生产方式取代农村生产方式的过程。由此,可见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国民意识转变的过程。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今后每年仍以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向前推进。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总人口将达到10亿人,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也就是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10亿人相当于欧洲和美国人口的总和,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但城市化在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所谓的“城市病”。
城研中心
以探索城市化的中国模式和破解中国“城市病”为己任,围绕中国城市化中最为突出的
“城市流动人口问题”
、
“城市交通问题”
、
“城市教育问题”
、
“城市医疗卫生问题”
、
“城市土地(住房)问题”
、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问题”
和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等七大“城市病”开展研究工作。
二、以征集评选、论坛为载体做好“三结合”,破解中国“城市病”
要破解中国“城市病”,就必须从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保护、研究等诸多方面入手。其中,研究是先导,研究必须先行。城市学研究滞后于城市发展是一个大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城市学研究一定要坚持专家、领导、市民“三结合”,特别是各级领导一定要善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科学决策的前提只能是民主决策,要充分听取专家和市民的意见。如何让政府决策能听取、吸收专家和市民的意见?
杭州城研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和西湖城市学金奖”
,每年围绕7个主题,组织开展城市学研究优秀成果征集评选活动,举办论坛,一是为了努力做到“三结合”,就是为了努力汇集专家与市民的呼声、要求、点子,去影响城市管理者的决策。二是为了以征集评选活动,论坛为载体,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学研究智库,提供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建议,供政府做决策参考。通过征集评选和论坛达到“搭建平台、集聚人才、 推出成果、形成共识”的目的。
三、以“顶天立地”、“内外结合”为方法,推进城市学研究
城市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确实带有非常鲜明的原始创新特色,但是一步到位实现原始创新非常困难。目前来看,要实现原始创新必须依靠集成创新,即城市学研究对我们来说要实现两步走的战略,首先是以集成创新来带动原始创新,然后在若干年以后进入原始创新引领集成创新的阶段。
城市学杭州学派在探索中形成和确立了中心“顶天立地”、“内外结合”的研究方法。所谓“顶天立地”,就是既要围绕城市学研究重点,以“顶层设计”为主要抓手,以杭州为重点案例,虚实结合,虚功实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出专著、出成果;又要开展对策性研究,破解“八大”城市病问题。所谓“内外结合”,就是坚持专业研究与民间研究相结合,坚持中心发展与平台建设相结合,既注重中心在编专业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城市学或城市学相关专业的研究,又关注民间其他社会主体和不在编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的五湖四海、铺天盖地的研究活动,以中心为基础,以平台为依托,依靠在编人员的集聚式的研究力量,去放大、带领广大非在编人员的发散式的研究力量来从事城市学的研究。
另外,如何做好“两个金奖”征集评选活动?一是坚持“研究中心”与“研究平台”相结合。所谓“研究中心”就是依靠集聚式的研究力量,也就是依靠中心在编研究人员的力量从事城市学研究;所谓“研究平台”就是要依靠发散式研究力量,也就是非在编研究人员从事城市学研究,我们必须以中心为基础,以平台为依托,依靠城研中心及其分支机构在编人员集聚式的研究力量,去放大、去带动广大非在编人员的发散式研究力量共同从事城市学研究。二是坚持专业研究和民间研究相结合。何谓专业研究力量,就是专业城市学或城市学相关专业的人员。其研究的特点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从事顶层设计研究,要出专著、出成果,同时也要“立地”,所谓“立地”就要开展对策研究,就是现在开展的七大“城市病”研究。何谓民间研究力量,就是城市学或者城市学相关的专业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外的力量,也就是非专业研究人员。这些民间力量可以是其他学科、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力量,也可以是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甚至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网民。
四、“一化带三化”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早在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在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如何转变城市发展的增长方式,把节约土地放在突出位置,促进城市节约发展、集约发展?如何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格局?如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健全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核心是切实把城市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城市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十八大报告中有一段话论述了“新四化”,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学杭州学派认为应该再进一步提出“一化带三化”,以城镇化为龙头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城市发展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