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呀,你啊最近很火
在东京的新宿区举办了一个好玩儿的竞赛
竞赛要求建筑师和设计师提出一个垂直公墓方案
.
用垂直的纬度来探索城市中生于死之间的关系
并考虑与死亡挂钩的文化身份。
组委会从来自6大洲64个国家的460个方案
选出了一名获胜者
设计师采用的元素不是别的正是气球
创作者的概念是:
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
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的遗忘
设计利用气球作为存放灵柩的载体,通过气球的不断上升,来达到利用垂直空间的目的,同时表现逝者被人们所逐渐遗忘的过程,直至最后被完全放飞。
而气球的不断更替,正象征着世间生命的来来去去。与传统的墓地沉闷的设计不同的是,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空间,并通过一个上升的气球塔创造而成。
人家都说绘画达到一定高度是灵魂画师
小编称赞这个团队是:
灵魂设计师
近几年
气球元素确实被广泛的应用在方案创作中
前段时间刚看到德国的一个项目上空飘了一堆气球
不过
小编认为新锐气球概念的起源应该来自:Carlo Ratti Associati
他们早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就设计了一个气球塔
并在世界范围内发起了众筹
他们给气球塔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THE CLOUD
THE CLOUD是一种新型观景平台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构筑物,另一部分是气球
设计团队认为气球塔能成为伦敦连接世界的纽带
这些大小不一的气球柔软的外表带有LED屏幕
可以发光并传递信息
成为奥运会场馆的风向标
重要的是
酷炫的气球们不只有漂亮的外表
还有观光功能
人们还可以钻进泡泡里玩儿
这些人可以活动的区域集中平台在泡泡的连接处
隐蔽的从下面根本看不出来泡泡之间有连接
还有一些泡泡
可以发声、传递图像、作为信息转运站
他们通过一个高大的构筑物连接
并构成了气球观光塔的主体
显然,整个观光塔是一站到达式的
游客可以骑车到顶部
从顶部到入口就像螺丝钉一样
由一个面旋转而成
入口空间呢,处理则比较生态
大片绿中一颗螺丝钉
有相当强的旋转抓地感
更,更重要的是
它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晚上可以做出圣火的效果
燃烧的火焰足以以假乱真
白天摇身一变
则成了很卡通的肥皂泡
不过看过伦敦奥运会的朋友肯定知道
这个方案被“然并卵”了
组委会最终选择了这个红色构筑物方案
不过作为一名有强烈气球情节的小编
还是喜欢THE CLOUD多一点
如同朴树的旅途歌里所唱一样
气球其实代表我们小时候的某种情感倾诉
当然
郭天王版的旅途哥也不差(除了普通话差了点)
他俩也是与“灵魂设计师”并肩的“灵魂歌手”
点击蓝色字体阅读往期文章:
OMA设计了个“粮食综合体”,天空中还飘了个红气球!
我们的价值观是:
建筑、规划、景观一体化设计,
东方、西方、心中的小怪兽相互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