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的指导单位和参会领导专家涵盖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等“最权威”的政府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秘书处等“最具影响力”的智库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人民网、腾讯网等“最核心”的大众媒体,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创新研究载体,努力促成城市学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数百万城市管理者所掌握,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市民界的800余人参加会议,为历届规模最大。有来自北京、上海、合肥、开封、泸州、温州、黄冈、三明、南充、义乌、慈溪、武穴等数十个省市的党政界代表百余人;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中外知识界代表两百余人;有来自阿里巴巴集团、西子联合集团、万向集团、森宇集团、杭州环境集团、杭州公交集团等行业界代表百余人;有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腾讯网等媒体界代表百余人;浙江大学“空气洗手装置”挑战杯学生团队等市民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成为年会一大亮点,体现了“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落实了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市民界“五界联动”,共同研讨、共话治理、共谋发展,彰显了“社会复合主体”治理理念。
2011年起,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紧紧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开展的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停车难、办事难、清洁保洁难等“破七难”行动,启动了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分别征集学术研究精品和民间金点子,探索“城市病”的治理之策。通过逐年增加征集主题,最终实现“城市流动人口、城市交通、城市教育、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土地(住房)、城市医疗卫生”七大征集主题的全覆盖,全力打造中国式诺贝尔奖。本届年会将评选产生七大征集主题的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各1名,奖金10万元;西湖城市学金奖共1名,奖金5万元;提名奖、优秀奖若干名。年会期间还将开展中浦长三角论坛主题征文、两宋论坛主题征文、第五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暨2016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主题征文等评奖活动,通过“评奖评优”的形式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有效推动“城市病”的破解,回应人民群众“十个更”的期盼。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两宋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两宋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举足轻重。为传承和弘扬两宋优秀文化,经浙江省、河南省及杭州市、开封市有关部门协商,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单位指导下,拟在杭州和开封轮流举办每年一届的“两宋论坛”。本届年会期间将举行首届“两宋论坛”,论坛以“两宋与‘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为主题,同时开展两宋文物展(南宋官窑博物馆)、两宋美食周(中国杭帮菜博物馆)、两宋文艺展演(宋城景区)等两宋系列活动,尽现大象中原的北宋气势与雍容精致的南宋风雅。《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确立为中国产业未来主攻方向,人工智能科技与传统产业结合,以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为代表的智能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年会期间还将举行围棋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博览会等系列活动。
自2011年起,中国城市学年会已成功举办五届。2011年,首届城市学年会成功举办,广受好评。2012年,第二届城市学年会拉开了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打造中国式诺贝尔奖的序幕。2013年,第三届城市学年会首创“1+X”的办会模式,城市学大家云集、反响强烈。2014年,浙江大学四任校长路甬祥、潘云鹤、杨卫、林建华共聚中国城市学年会,年会影响力大幅提升。2015年中国城市学年会上,由“西湖金奖进青年”平台选送的点子“垃圾快递员,拾荒者的另一种选择”一举获得西湖城市学金奖,媒体持续引爆,最终由杭州市环境集团落地应用,制作成“清洁直运APP”产品,在杭州市已开展试点推广,实现了金点子“征集-评审-获奖-应用”的链条效应。2016年,中国城市学年会将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为主题;以打造“五界联动”的城市治理体系为理念;以全面开展“两奖征集评选”,破解七大城市问题为重点;以人工智能系列、两宋系列论坛、展演、博览会为亮点,力争在国内外城市研究领域产生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