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资讯
1、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2016年10月29日,“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学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参与联合主办。本次论坛设立2大板块,即主题报告和自由论坛“城市修补怎么做”。
本次论坛颁发了“2016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主持颁奖典礼并介绍了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谢英挺副院长获得提名奖。
本次论坛十场报告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规划学界业界的专家代表和同济大学的学生到场聆听。
2、第26届华东地区规划院联席会
10月28日上午,第26届华东地区规划院联席会在合肥召开。本届规划院联席会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
会议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胡厚国院长主持,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吴晓勤致辞并介绍安徽的规划建设情况,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吴建平致辞。此次联席会共有来自7个省共25个规划院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交流各规划院的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天下午,参会一行考察了合肥市滨湖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及环巢湖地区三河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实施情况。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谢英挺副院长带队一行共3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3、地铁1号线车站装修设计方案
继厦门地铁1号线首列车辆下线后,地铁建设再传来好消息。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厦门地铁1号线车站装修设计方案已经出炉。
厦门地铁1号线车站装修设计以“大厝迎宾”为主题,整体风格力求造型简洁、色彩素雅、材质轻透,并且突出地域特色。提取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工业化的材料及表达形式相结合,按照“一线一景”的原则来设计,目标是以地铁运营功能为优先,通过设计与建筑空间的融合,选用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便于维护、经济环保的装饰材料,打造高效快捷、低调内敛、舒适经典的车站公共空间。
4、空中自行车道
随着我市公共自行车道的日益完善,绿色骑行越来越成为许多市民青睐的出行方式。近日,备受关注的首条“空中自行车道”(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建设又有新的进展。从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了解到,“空中自行车道”主线桥桩基施工已经完成了96%左右,剩余部分将在这几天内完成,下一步,将进行主线桥钢箱梁的吊装,如果顺利的话,预计到2017年春节前,这条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就将建成。
根据规划,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起点为BRT洪文站,沿莲前东路BRT向西,至云顶路交叉口右转至云顶路沿BRT一路向北,终点为BRT县后站,全长约7.6公里,沿途可服务瑞景商业广场、瑞景中学、忠仑公园、蔡塘广场、市政大厦、金尚小区、金山小区、市行政服务中心、湖里高新技术园、五缘湾等。
5、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我省将首先从基础配套设施上下功夫。省发改委日前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机制》,要求全省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必须100%配建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政府还将加大资金补贴,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各地上马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今后,全省所有新建小区都必须100%配建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按照要求,新建居民区应统一将供电线路敷设至专用固定停车位(或预留敷设条件),预留电表箱、充电设施安装位置和用电容量,并因地制宜制定公共停车位的供电设施建设方案,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提供便利。 同时,全省建设和在建的充电设施信息也将实现跨平台共享,便于电动汽车用户查询和使用,让用户通过一个App即可掌握全省所有充电桩的方位,而且所有充电设施的服务收费也将实现跨平台交易,充电支付将比加油还便捷。
6、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龙元教授作客华侨大学建筑讲坛
10月27日晚,常务理事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龙元教授应邀做客建筑学院建筑讲坛,作了题为“日常主义,基于都市风土视点”的学术讲座,100多名建筑学院师生共同聆听了这次讲座。
讲座中,龙元教授首先通过对密斯设计new style的介绍,对比今天土著人vernacular的思考,逐渐引出了今天的主题:日常都市主义。接着,龙元教授通过对vernacular这一概念的产生与演变,对日常都市主义进行层层分析,阐述了vernacular的两种立场与状态:静态(景观、民居等)和动态(说明一种动态过程)。
随后,龙元教授对拉美的马赛公寓、沙坡尾的改造、half-house等案例进行了生动的解读,并提出了人的心理地图这一概念,认为在学习设计规划过程中只对一张总平面图做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基于生活的立场,重新理解都市和建筑,使思维有所转化。龙元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设计既不是设计形式,也不是设计活动,而是设计一个活动发生的契机,一个导火索,它将会开启一个成长的过程。
行业资讯
1、2016厦门国际设计周
10月29日上午,“2016厦门国际设计周——红点在中国”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200多件2016红点设计奖精品和近500件2016“中国好设计奖”展品亮相展会,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设计的魅力。本届设计周以“设计智造重塑生活方式”为主题,吸引了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2、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
开展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管理,近日,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市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据介绍,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隶属于市市政园林局,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机制。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如何科学有效处置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开展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助力我市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必由之路。今年4月,市政府通过了《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和《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试行)》,启动了我市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组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目的就是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健康、有序、持续、深入开展。
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还将加强分类减量工作指导和考核,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进度表,按照垃圾分类方案总体要求,细化各项工作的推进步伐,随时掌握各区环卫部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将组织专项调研,分析解决垃圾分类推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