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联合国人居三|同济人在人居三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10-25 00:33:07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标题下“”关注我们吧!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于10月17日至20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带队的同济代表团,在大会期间聆听与参与了多场高峰论坛与学术会议,向国际社会推介交流中国城镇化经验,见证了《新城市议程》的诞生。
同济大学参会教师代表合影(摄影:黄怡)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于10月17日至20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是探讨由于全球快速城镇化以及气候变化等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14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企业领袖,以及专业精英和民间人士。
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高规格、高层次的各类官方活动,如高峰论坛(Assemblies)、全体会议(Plenary Meeting)、高端圆桌会议(High-level Roundtables)、利益相关方圆桌会议(Stakeholders Roundtables)、对话(Dialogue)及特别论坛(Special Sessions)等,也有为多元的参会人群和机构提供讨论、展示与发声机会的一般性活动,包括有边会(Side Events)、多边论坛(Networking Events)、展览(Exhibition)、联合国展厅(One UN Pavilion)、文化活动(Cultural Activities)、平行会场(Parallel Events)、培训活动(Training Events)、城市未来论坛(Urban Future)、城市新闻学院(Urban Journalism Academy)、城市图书馆(Urban Library)、城市舞台(Urban Stage)和城市漫谈(Urban Talks)等等。
本次大会中出现了同济人活跃的身影。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带队,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城市规划系孙施文教授、黄怡教授、侯丽副教授,学院外办副主任周鸣浩博士,同济规划院周玉斌副院长、应盛副主任以及研究生代表共同组成同济代表团,在大会期间聆听与参与了多场高峰论坛与学术会议,向国际社会推介交流中国城镇化经验,见证了《新城市议程》的诞生。
《亚太城市报告2015》中文版新书发布
10月17日16:30-18:30,作为多边论坛“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改进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由联合国人居署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翻译的《亚太城市报告2015》一书在主会场厄瓜多尔文化中心2楼的R11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仪式。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地区办公室高级人居官员Bruno Dercon与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在论坛上,伍江教授还作了题为“亚太城市报告2015——城市转型从量到质”的主题演讲,总结了21世纪以来亚太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揭示了当代亚太城市在环境、社会和空间上面临的种种挑战,并提出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深度转型策略建议。报告中文版的付梓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华语区的城市管理者、城市研究者与相关读者提供深入全面理解亚太城市化进程与现状的机会。
伍江教授与Bruno Dercon共同为《亚太城市报告2015》中文版新书揭幕(摄影:周鸣浩)
伍江教授作“亚太城市报告2015——城市转型从量到质”的主题演讲(摄影:周鸣浩)
世界城市日论坛
2016年10月18日下午4点,在主会场R8会议室举行了由联合国人居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城市日”专题论坛。出席论坛的嘉宾有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人居三会议秘书长Joan Clos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先生、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孙继伟博士、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伦敦经济学院的Richard Burdett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石楠博士、德国环境-自然保护-建筑与核安全联邦部国际环境-能源-城市发展部主任Vera Rodenhoff博士、新加坡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执行主任Khoo Teng Chye、联合国人居署高级人居官员Bruno Dercon先生、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权先生、圣保罗市城市发展部长Fernando de Millo Franco等领导官员与专家学者。此次论坛分为高层演讲、《上海手册2016》发布、主题演讲、专题讨论等四个环节,旨在以世界城市日的主题“共建城市、共享发展”呼应“新城市议程”中实现城市包容性的根本宗旨。
在论坛上,伍江教授应邀发表了题为“当代中国城镇化问题与挑战”的主题演讲,重点解析了中国当代城镇化的几大特点与问题,并由此出发对如何实现可持续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进行了方向性的思考。此外,受论坛组织方委托,伍江教授还主持了围绕《上海手册2016》及手册内涉及的相关城市发展问题展开的座谈会,并对四位嘉宾的发言和讨论作了精彩总结。
部分论坛嘉宾合影(摄影:周鸣浩)
伍江教授作主题演讲(摄影:周鸣浩)
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
人居三大会设置展览区域,容纳来自各国政府部门、企业与研究机构以及民间社会组织的大小不一的近160个展位。同济大学重点参与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题的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贡献了“宣城市环南漪湖生态保护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与“绍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两个基于当地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地域特点的可持续规划实践案例。10月18日上午,住建部部长陈政高等领导一行专程参观了此次展览,由伍江教授与彭震伟教授代表同济向陈部长解读了这两个案例的创新性及其与《新城市议程》之间的紧密关系,获得了陈部长的高度评价。
伍江教授和彭震伟教授向陈政高部长汇报同济完成的优秀城市发展案例(摄影:周鸣浩)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新书发布
10月19日上午11点,由同济大学主办的《中国城镇化三十年》新书发布会在会议中心二楼“城市图书馆”(Urban Library)举行,除了同济代表团成员外,还特别邀请了与会的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以及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原系主任Jerold Kayden教授作为嘉宾参加。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是同济大学受联合国人居署委托,在彭震伟教授和孙施文教授主持下,由多位同济城市规划系教师共同完成的作品。该书从宏观制度、市场经济、社会变迁、城市政策四个角度回顾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提炼和总结三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提出未来中国城镇化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此次新书发布会成为当天大会活动的一个热点,近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活动由侯丽副教授主持,伍江教授首先介绍了新书的内容框架、学术价值及主要发现,彭震伟教授随后介绍了本书的编写过程和从历史角度进行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要性。李铁理事长总结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几个主要特征和未来发展路径的挑战,包括以就业而不是宜居拉动的城镇化发展,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获取等。哈佛大学Kayden教授肯定了中国城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这一历程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样本;Kayden教授同时谈了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六点观察,包括政府的“两顶帽子”——在土地开发中既是所有者又是规则制定者的双重身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质量与数量问题等等。石楠秘书长从个人经历谈到城镇化对每一个个体乃至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肯定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经验总结的必要性,以及中国规划界与国际社会日益加深的合作和交流。会后,孙施文教授与黄怡教授还与来自世界各地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活动气氛融洽,讨论热烈,在宣传交流中国城镇化经验、扩大同济在国际社会学术影响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新书发布会会场(摄影:孙施文)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新书发布会彭震伟教授致辞(摄影:孙施文)
媒体采访
大会期间,伍江教授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方媒体的采访,阐释了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目标,以及对本届大会《新城市议程》的个人理解,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贡献了一份力量。
伍江教授接受UNESCO官方记者采访 (摄影:周鸣浩)
学生竞赛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朱明明、胡淼、朱旭栋、查逸伦四位同学参与了本次人居三大会的国际学生设计竞赛。本次竞赛主题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选基地为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城滨水传统住区。该团队展开了滨水区更新、危房拆迁安置、生态道路网络塑造与社区功能激活四方面的设计,并提出“生态盒子”的微模块概念。设计以蓄排水功能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单元体置于基地内,使之既为城市雨洪的生态调蓄节点,又是社区交往的活力点。该方案是国际学生设计竞赛中唯一来自中国参赛团队的竞赛方案。
人居三官方网页上《生态盒子》方案的截图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和使用权属所有。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其他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修改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授权事宜请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或发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联系我们。对此保留最终解释权。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www.planning.org.cn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人居三”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