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两岸乡村建设与社区营造比较
台湾地区在城镇化转型中也面临着乡村社区衰败的问题,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社区建设和社区营造实践逐渐摸索乡村复兴路径。通过鼓励居民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培养社区自主能力、凝聚社区认同和重塑社区活力等方法,台湾的社区营造实现了乡村社区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充分结合。台湾的经验对大陆地区的村落保护和乡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本沙龙试图回答:
组织创新作为两岸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其在认识层面上有何异同?在具体的实践中又有何异同?农会作为台湾基层社会的组织基础,其在台湾社区营造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大陆农村的传统组织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为何?两岸新组织的发育过程有何异同?
大陆乡村建设的推动,一直有两条线。一方面是政府系统为缓解三农问题、应对产能过剩危机而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是接续清末以来的百年乡村建设传统而由民间社会自发推动的以组织创新和教育创新为内容、以广泛的志愿者动员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在相同背景下的具体做法有什么异同?
分享人
对话人
时间
2016年10月19日(周三)晚
19:00—21:30
地点
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K5无用空间哲思书店
主办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
福建省爱故乡文化教育促进会(筹)
协办单位
福建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
福州市三坊七巷社区学习促进会
福州市无用空间哲思书店
以上内容转载自“福建爱故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