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盖尔在哥本哈根大师班
2016年8月,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澎湃新闻栏目携手赴哥本哈根参加了由扬·盖尔担当主讲的大师班。大师班期间,我们观看了这部拍摄于2000年的纪录片《人性化的城市》(Cities for People)。
当时放映的地点是哥本哈根的Vester Vov Vov电影院。电影院对面是一家青年旅社。青年旅社门口的草坪,每天都会变成孩子们放学后的游乐场。在孩子们的游戏声中,我们真切体会到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的提升。
放映结束后,扬·盖尔说,这是一部不会过时的片子,虽然过了15年,里面阐述的道理现在看来仍然有效。
回国后,在扬·盖尔的帮助下,联系到了纪录片的导演,买到了这个片子。实习生方晋清帮忙完成了字幕的翻译和制作。我们十分期待和大家一起观看和讨论。
在媒体上,东北城市多以“衰败”的形象出现。这个形象又与诸多超大体量的新建建筑并存。但多年前的大连,是一个路网细密、尺度适宜、错落有致、视觉丰富的城市。它应该如何反思?扬·盖尔的说法是,哥本哈根之所以没有选择兴建高速路和现代化大楼,是因为当时的哥本哈根并不富裕,所以选择了相对便宜的发展方式:自行车、步行街和公共空间。从这个层面来看,《人性化的城市》纪录片首先来到东北,或许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我们也会在其他东北城市,如沈阳、长春等地,来放映这部片子,并请大家来分享对城市空间的想法和态度。
《人性化的城市》(Cities for People)放映+讨论
活动信息
时间:2016年10月7日15:00
地点:回声放映厅(大连市高新区高能街26号)
主持人:王昀
讨论嘉宾:崔岩 王艺 胡文荟 曲敬铭 李芸
主办方:澎湃新闻/回声书店/北地空间
影片简介
导演:Lars Oxfeldt Mortensen
出演:扬·盖尔(Jan Gehl)
时长:58分
这是一部面向北欧五国普通民众的城市纪录片,记录了北欧五国的城市,包括哥本哈根、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和雷克雅未克等,阐述了扬·盖尔40年的城市研究,对比了老城和新城空间,讨论了人与车的矛盾。扬·盖尔的研究告诉我们如何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人类的行为如何被城市空间的形态所影响,建筑和城市规划如何改善城市的气候条件等。
城市应该是为人而建的。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扩张,城市规划与建筑并没有完全考虑人的需求。城市里出现了太多的车和太多的噪音,没有可以休憩的城市空间,这些都成了城市面临的问题。虽然哥本哈根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但世界更多的城市却在重蹈覆辙,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幸运的是,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改变的必要性。因此,这部《人性化的城市》会给我们再提供一个改变的动力。
哥本哈根的公共空间
的“公共空间”计划
借着这次放映,我们希望重新思考大师扬·盖尔的研究,在我们身边的城市进行一些城市实验,观察、记录和测评我们身边的公共空间。
如果你想做城市公共空间的观察研究者,如果你周边有值得研究的公共空间,如果你喜欢随手拍摄随手记录自己的观察,快来联系我们吧,我们正在策划一个“公共空间”计划,期待你的想法,等待你的加入。
联系方式:fengj@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