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地下“挖潜”能否缓解大城市停车难?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9-10 23:12:21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我们吧!
编者按:
目前我国大城市普遍存在停车需求爆发式增长导致的停车难问题,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区域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北京南锣鼓巷附近胡同地区通过挖掘地下空间潜力缓解了附近居民的停车问题,然而,还有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近期,北京南锣鼓巷附近6层地下停车场投入使用,可供前圆恩寺胡同居民停放70余辆车,通过在胡同地区充分挖掘地下空间潜力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问题。然而,大城市停车难背后仍有多重问题待解。大城市停车该如何“挖潜”?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6层地下车库投入使用
缓解居民停车难
停车难是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近年来备受困扰的难题,是百姓真正关心的痛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561万辆。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4年底北京市停车位缺口达到250万个。将近一半的车没有“位”,致使中心城不少道路成为“停车场”。
东城区胡同、平房较多。知名的胡同商业街南锣鼓巷及周边地区不仅旅游车辆多,而且周边胡同居民停车需求也很大,胡同中经常停满车辆。
今年5月,位于南锣鼓巷社区用房地下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投入使用,通过向下“挖潜”解决了前圆恩寺胡同居民的停车问题。据了解,该项目共地下6层,上千平方米,目前有74个车位,前后历时4年多建成,建设投资约4千万元,每辆车一年的收费约3千元。
地下自动升降停车场全貌
以前,住在前圆恩寺胡同的百姓在晚上经常听见因为错车、抢车位等的争吵声,停车库建好之后,胡同里一辆车也不停,老人们也可以出来乘凉了,再也没有因为停车争吵的情况。
在该车库内,深6层的车库很有未来感和科技感。入口处的车辆被升降机接到车库内,再分别运输、停放到合适位置,整个过程流畅高效。据北京万工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响介绍,这种自动的立体停车库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和土地、停放最多的车辆,适合胡同地区。
北京市交通委指出,停车问题是交通领域矛盾积累最深、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
《2016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的46项措施中,有7项专门针对停车管理的措施。其中第22条提出,“鼓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共同参与,通过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统筹使用周边各类停车资源等方式,逐步规范停车秩序。”
大城市停车难背后多重问题待解
前圆恩寺胡同的车库建设全部由财政“买单”。有受访业内人士坦承,“与投入的4千余万元相比,每年收取的停车费能维持日常运营费用就不错了,这个项目没有考虑收回投入。”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扬认为,“从技术上来说,地下机械式停车库解决胡同停车难是可行的。但从收费、选址上来说,完全用政府的钱解决个别居民区的停车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何确保公平有待商榷。”
然而由于投入大、成本回收难,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并不容易。
根据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轮值主席徐道睦测算,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近1.5亿辆,每辆车按照每月300元停车花费计算,停车收费静态市场空间约5000亿元。但由于停车设施建设投入成本大、回报周期长,一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停车设施积极性不高。
北京市某区一名基层干部表示,这个区本打算采用PPP模式建一个机械式停车楼,政府出地、企业出资,测算后发现需要投入1.5亿元,大约25至28年才能收回成本。政府和企业的特许经营协议最多只能签30年,如果一切顺利,协议期内只能收回成本,“哪个企业愿意干呢?”
此外,大量车辆处于“免费停车”状态,影响正规停车位运营,会造成价格杠杆失效。
有网友评论认为,“只要路边车位比地下车位和停车场便宜,乱停车就会长期存在。”北京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调研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中心城机动车出行约有86%处于实际上的免费状态,停车费对于这部分车辆并没有产生实质上的价格调节杠杆作用。
创新探索,
多方合力缓解停车难
有业内人士认为,
政府和市场应发挥合力,在停车场建设领域进行合作,从“挖潜”缓解结构性短缺、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探索创新运营机制等方面入手,缓解大城市停车问题。
【资源“挖潜”缓解结构性短缺】
北京停车行业协会理事长柳昌江表示,北京市目前汽车停车位缺口达250万个,然而仍有80-100万的车位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的状态。比如一些机关的停车场晚上空置,一些小区白天空置等。“类似问题不只在北京,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的城市有40多个,
要破解结构性短缺,需要解决资源如何挖潜的问题。
”
【政府与市场加强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不等于政府“一放了之”,尤其是基本车位满足方面,还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2016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中提出,“
研究制定本市加快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
东城区城管委静态交通科科长董晓君透露,目前东城区正在东四三到八条和南锣地区等进行立体停车设施的选点。
下一步希望能创新方式方法,争取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营,既缓解停车难题,又节约财政投入。
【探索创新运营机制】
海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代红建议,是否能探讨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的前提下将部分建筑面积用作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收益用于弥补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
内容来源于新华网,经中国城市规划网编辑,文字有删节。
中国城市规划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www.planning.org.cn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