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宜宾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白酒之都,“三江贯流,众山环抱”,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执行三十年来,包括宜宾在内的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普遍面临风貌特色模糊、历史遗存分散、保护利用脱节、文化认同淡化、社会共识缺乏等共性困境,成为名城大家庭中失落的一代。
针对上述情况,探索能够实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 的保护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从区域发展看,宜宾处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发展竞争激烈。如何在产业类似、资源雷同、文化同源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宜宾现实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该区域为数不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依托历史积淀、发挥文化优势、增强文化软实力,无疑是一条最优的实施路径。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
1.重视文化关联特性,从文化线路重新审视宜宾历史地位,深化价值特色认知、丰富遗产构成
以“文化线路”承载的文化交流为核心线索,结合区域历史行政区划变化梳理,重新理解宜宾在中原文化和西南文化、华夏文明与南亚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明确宜宾,是川南地区历史上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川滇黔结合部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
规划以物质、文化交流的空间演变为切入点,深入的理解文化交流对古城发展的全面影响。规划重新评估以往在历次规划中被遗忘的滨江走马街—麻线街地段的保护意义,将其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针对性的提出围绕 突出商贸物质交换、多元文化交流为主线的保护措施。
2.以文化抗战视角,拓展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内涵,从申遗战略高度统筹李庄保护发展
规划首次提出,宜宾是中国抗战时期教育、科研、文化薪火传续的功勋城市,极大的拓展了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
在协同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从城市整体层面优化李庄功能布局,调整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线位;开辟新区、保护古镇,扩大古镇保护范围,加强保护李庄古镇与营造学社旧址上坝月亮田、中央研究院旧址板栗坳等遗迹间的历史和景观联系。
3.深挖酒文化内涵,再现中国酒都产业特色的厚重文化,提升宜宾传统酒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规划开展了对中国传统酿酒、饮酒文化内涵的专题研究,提炼宜宾酒文化的独特价值,基于价值认知基础,对酒文化相关的遗产进行挖掘、梳理,确定由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成宜宾优秀酒文化保护对象,制定系统保护措施,并纳入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和文化遗产展示系统。
4.现实问题导向,协调总规,建立“双城双镇”保护框架,夯实保护发展相协调的技术基础
行政区划调整是这一轮规划编制的重要背景。规划在对区域城址变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南溪古城与宜宾古城的历史关联性,确定两个历史城区并立的双城格局。
针对性地制定了包括,历史城区环境、格局、风貌、视廊等一系列具体保护措施。对于李庄和南广古镇,确立了整体保护古镇格局和历史环境的思路。
规划划定冠英街、走马街-麻线街、官仓街-西大街、广福街4片历史文化街区,细化保护区划,制定保护措施。除此之外,规划还划定了水东门、麻柳街、皇都街3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并提出管控要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古村、镇保护规划,充实完善宜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宜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通过四川省专家评审,2015年2月,已经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感谢项目组成员:王军、王玲玲、王川、钱川、龙慧、魏祥莉)

江安古镇

历史文化街区——麻柳街

南溪古城城墙

宜宾滇南会馆

中心城区重要历史景观分布图

中心城区展示利用图

宜宾古城保护区划图

南溪古城保护区划图

李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区划图
注:本文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5年第4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肇颖.
相关链接:
?焦点观察│大拆大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盘点│2013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成果│集安名城保护规划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创新探索│PPT STORE?知识库
?实践探索│中规院名城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规划探索
?PPT STORE?知识库│文化传承导向的城市空间发展探索——以韩城总规与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调查实录│PPT STORE?知识库
?可持续保护与平衡机制——抚州文昌里街区保护探索│PPT STORE?知识库
?实践探索│厦门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实践(上)
?实践探索│厦门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实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