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栋教授团队长期研究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的绩效问题,牵头完成的研究专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得到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并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深入研究作为决策参考依据。
研究成果主要观点如下:(1)非核心功能疏解不仅旨在缓解拥挤压力,也是促进上海功能提升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而这需要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支撑。(2)上海多中心建设在前期应聚焦1-2个副中心城市,甚至不排除双城结构的可能,避免资源分散而形成不了足够大的规模和足够强的功能。(3)主中心和副中心应拥有相同能级,副中心应具有全球科创中心和行政、医疗服务中心职能,与中心城区的金融、贸易中心功能优势互补。如果说原来规划中的中心城区与新城是母子关系,多中心结构下的中心城区与副中心则是兄弟关系。(4)上海要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构建多中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5)要把副中心城市建设放到上海经济新增长点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高度上加以重视。功能疏解与多中心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积极引导,政府主要是建设交通设施、搬迁公共部门和污染企业,低效益企业迁移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体制创新与政策聚焦是成功的保障。
该研究成果执笔者还包括朱盼、张婷麟和丁嵩,并得到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BCK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