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日,备受瞩目的G20杭州峰会盛大开幕,惊艳了世界的杭州美景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钱江新城夜晚激情洋溢的灯光秀。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伴随着G20杭州峰会的到来,钱塘江两岸呈现出一幅长逾10公里的“钱江夜曲”长卷。
钱江新城“城、水、光、影”主题灯光秀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全面承担设计任务,从前期的创意策划到最后竣工历时3年时间。
2014年,由清华同衡牵头,联合国际照明设计大师路易·克莱尔、清华大学视觉传媒系主任赵健教授、清华大学信息中心系主任徐迎庆教授、清华大学环艺系主任杜异教授及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庄永志,为钱江新城临江灯光表演项目做了一个大胆的策划,将临江近2公里长的建筑界面串联在一起,形成表演界面。






钱江新城东临钱江、西眺西湖,是未来杭州行政、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正在争创国家4A级景区。
夜景作为城市的第二张面孔,同样不容忽视。借G20在杭州召开的契机,夜间光环境的改造提升,成为了杭州从西湖时代跨入钱塘江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新城活力,拉动新城经济的手段之一。
作为2013年“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项目的中标单位,清华同衡承担了CBD核心区“T型开放空间景观及三大建筑照明设计”“临江建筑主题灯光二期”项目,完成了包含33栋临江建筑及38公顷的CBD中心开放空间景观绿地的照明设计工作。

本次改造以城市对文化传承、服务市民以及环境保护的诉求出发,确定了标志形象、活力夜间、高端品质的设计目标:
钱江新城临江主题灯光秀以体现杭州城市特点的“城”“水”“光”“影”为表演主题,分为三个篇章:“水之灵”“城之魂”和“光之影”。
在灯具选型、安装、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等技术方面,基于清华同衡众多的项目经验,将点光源灯具组成的媒体立面作为播放动画的载体,根据不同建筑的材质、结构,完美地落实原创照明理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征求各方意见,并通过了北京、上海、广州及杭州本地的5轮专家会审。
整个工程施工工艺在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达成了高品质、精细化的设计目标,真正做到了“见光不见灯”。驻场设计师负责审查了每栋建筑的安装样板,灯具安装、管线敷设、电器隐藏完全做到了隐形,每栋建筑定制灯槽喷涂材质与建筑幕墙完全一致,建成效果对建筑立面白天景观无任何影响。

范围包括CBD核心区的波浪文化城、城市主阳台及两侧的滨江生态公园,新城临江的主要开放空间约38公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亮暗有致、动静相依的夜间活动空间。


设计效果图
三大建筑照明作为钱江新城的核心区地标,照明延续建筑设计理念,日(国际会议中心)、月(大剧院)分别采用暖色和冷色光表现,天地(市民中心)在中间采用中型白光。
市民中心建筑体现“天圆地方”概念,在节假日通过另一套主题模式灯具与临江的30栋建筑形成联动表演。

杭州市民中心夜景照明设计效果图
国际会议中心照明表现“日出江花”的理念,逐层LED线性投光灯照亮,灯具加装挡光板防止对酒店室内的光干扰和玻璃幕墙的反射。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夜景照明设计效果图
杭州大剧院表现“众星拱月”意向,整体泛光结合强化轮廓,塑造完整的“月亮”形态,玻璃幕的点光源通过控制模拟星空闪烁的效果。

杭州大剧院夜景照明设计效果图
经济效益:灯光不再是城市装饰,而是打造一个空间旅游产品,继印象西湖之后,“钱江新城主题灯光表演”也将成为未来杭州重要的夜间旅游景点,吸引游客,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以及零售业。建筑立面定时的广告植入,为新城带来大量的广告收益。
环境效益:主题灯光建成,电子烟花取代传统烟花,降低环境污染,为各类重大节庆日和城市大事件提供环保无烟又能体现节日特色的理想载体。
社会效益:惠及民生,完善了民生建设,保障了夜间出行安全性。助力G20峰会,在城市大事件时,作为杭州城市形象的展示、宣传平台,赢得更广泛的受众,吸引人气,提升国际影响力。峰会之后,由主题灯光衍生的“国际灯光动画节”可以与法国的里昂灯光节,德国林茨音乐节一样,成为杭州当代国际艺术平台。
工程名称:“钱江新城T型开放空间景观及三大建筑照明设计”、“临江建筑主题灯光二期”施工单位:北京良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泰照明集团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安达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新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清华同衡 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提供
注:转自清华同衡规划播报,本文已获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