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我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平台”项目在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举办的首届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大赛中荣获了设计创意奖。

缺乏资金支持,却为这个类公益项目使尽洪荒之力!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是文化遗产领域基于学术、面向社会、整合资源、对话全球、代际传承的国际知名会议。本次大赛和论坛是由协会、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ICOMOS CIPA)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并获得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支持。

比赛主办方
此次国际论坛与会人员达300余人,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数十家单位参赛。因此,最终获得三项大奖之一的设计创意奖,并得以和故宫系列APP同台领奖,内心十分激动!

感谢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
使这个缺乏资金支持的类公益项目得到了大大的鼓舞!
互联网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遇与困境
IT新技术层出不穷,为遗产信息的全面记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公众与文化遗产互动的可能性。数据开放与大众创新更激发了遗产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力。
然而,文化遗产保护与互联网之间需要更多的桥梁来搭建,老传统与新技术之间仍存在代沟。首先,遗产数字记录标准和习惯的缺失,使得大量非数字化记录信息难以统一的管理,更无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广泛传播;其次,遗产保护工作并未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达成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使得公众面对身边的文化遗产有着深深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也就是说,遗产领域急需成熟的记录、传播、互动、创新的数据生态产品。而其实,我们一直在为这一产品的降生默默努力!
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平台
我中心设计并建设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平台(初步已成型,建设中),该平台将先进的软件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用于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公众参与保护机制,免费开放给文化遗产相关机构及个人使用。
基于地理信息的制图与信息处理
平台采用了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保证了系统与其他GIS应用程序的兼容性。更重要的是,平台通过软件技术与文化遗产专业知识的结合,建立了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有效改进了文化遗产数据的生成和管理,更有利于未来技术发展下的数据交换和长久保存。
相关应用可以在通过位置筛选功能进行空间数据检索,并且可以使用多种底图,如OpensteetMap、谷歌和微软地图,以及在线卫星图像和其他来源的图像(如历史地图)。

文化遗产资源成果展示系统的地图界面,
显示近万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和中国传统村落等数据
多对多的公众参与
为公众提供了解文化遗产信息、爱好者互动、发声的平台,用户对移动应用的使用可以持续完善数据库,为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及管理者了解基层文保状况的提供入口,也为文保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平台通过应用,搭建了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将虚拟社交与真实空间的有机结合,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中促进公众参与的工具。同时,公众参与的反馈信息可进一步补充官方数据,使中国文化遗产数据库不断完善强大。
开放、使用零费用
本平台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设定不同的开放权限,允许使用者免费使用和分享资源。平台不仅提供开放的服务接口,系统架构的模块拓展也十分容易。热爱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类人士可以大开脑洞,通过平台提供的开放服务定制属于自己的应用。
因此,该平台是一个支撑多业务实现多目标的综合系统,基于开源的数据库架构,已开发了三个独立的应用实体,包括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子系统、传统村落项目监管子系统以及中国文化遗产APP。

多个微信端产品的开发来自于平台提供的通用服务接口
互动性、界面友好
平台下的相关应用,在界面的交互设计方面正在不断更新,界面操作简单、一目了然,使大多数用户只需自学即可使用。

三、未来
以API(服务)方式开放数据
未来,将以API的方式逐步开放数据,希望通过众包和众筹等方式创造更多产品生态,将来也许可以与互动百科、百度百科、智慧旅游、O2O平台等的对接。

以O2O服务促进公众参与
通过O2O服务使线上与线下结合,进一步促进公众参与的实现。
首先,在线上发起活动,比如参观白塔寺,通过app可查看活动主题、宗旨、人数下限、时间、费用等信息,用户可在线上直接缴费报名,报名成功后,会有运维人员联系确认。当去现场参观时,首先扫码签到,由专职导游带领并讲解,活动完毕后,集体合影。活动中,也可以上传照片。
其次,串联文化遗产电商,刺激文化遗产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使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模式不局限于旅游开发。如将有意思的故事、照片及纪念品进行一定的线上展示、推广和售卖,通过对文化遗产社会、历史背景的深度发掘,将相应特质产品和遗产点紧密结合,通过位置精准推送,个性推送。
进一步丰富文化遗产的展现模式。
未来,平台应用将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以现有文化遗产三维模型数据,建立部分遗产点的多维度空间展示。一方面增进了遗产点信息展示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部分遭到破坏的遗产点,也可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建立遗产点的历史模型,再借助增强现实技术,立体的展现其原有风貌。当用户来到具有AR体验的遗产点时,只需通过应用扫描遗产点旁指定的二维码,便可以看到遗产点的相关信息,并可参与线上讨论。
滑腻腻的分割线
说了这么多,就是
除开数据,我们还对文保感兴趣,
我们有全国遗产保护的数据,现在初步只有微信平台
但是以后打算做个app
要是想提前体验体验可以关注我号
微信搜索“urbandatalab”
然后点击菜单红框部分

四不四很简单啊~~
城市数据实验室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中心运营的以城市数据研究为主的公共平台。
我们致力于:
1、数据合作:欢迎学者或者研究机构利用我们的数据进行合作研究。
2、咨询服务:为政府和企业等提供有数据的有深度的城市问题咨询服务,以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3、智慧平台:开发服务于政府的城市运营数据决策支持平台。
有意向与我们开展合作的个人或者机构,请联系我们。
更多信息请见网站: tic.urbandatalab.com
微信号:Urbandata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