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PS】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8-20 02:12:18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蓝字快速关注规划师杂志
特色小镇是在新常态下,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城镇重大发展战略,是破解浙江省发展瓶颈和实现转型升级的重
要途径。作者
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城乡规划学科负责人吴一洲
,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教授、执行院长、硕士生导师,小城镇城市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
小城镇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前虎
,浙江工业大学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
郑晓虹在《规划师》2016年第7期撰文,
在分析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采用理论解析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提出了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呈钻石多边形结构,由基本信息、发展绩效和特色水平3个维度构成。评价的方法则采用多边形图示
法,实现对各特色小镇的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详细评价与对比,旨在为新常态下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及全国其他地域的城
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
理念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
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
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
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
目集合体。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
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
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
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一般
是新兴产业,如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
创意设计、大数据和云计算、健康服务
业,或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特色小镇
也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大社区,既有现代
化的办公环境,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态环
境、丰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和高品质的
公共服务设施。特色小镇建设将秉持“政
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
2
的范围内,
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并体现
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同时,特色小镇建
设要达到 AAA 级以上景区标准,休闲旅
游类小镇须以AAAAA级景区标准作为
建设硬指标
。总之,特色小镇是按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规划,
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
“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
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在具体规划建设中,特色小镇的发
展秉持四大发展理念:产业定位摒弃“大
而全”,力求“特而强”,避免同质竞争,
错位发展,保证独特个性;功能体系摒
弃“散而弱”,力求“聚而合”,重在
功能融合,营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
城镇形态摒弃“大而广”,力求“精而
美”,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
地域文化特色;制度设计摒弃“老而僵”,
力求“活而新”,将其定位为综合改革
试验区,“特色小镇”优先作为政策试
点示范基地,把握政策先试先行机遇,
体现制度供给的“个性化”。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将其发展
水平评估体系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产
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
度;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
得到评估框架 ( 图 1)。
(1)产业维度,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
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
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
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
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2)功能维度,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
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
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
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3)形态维度,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
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
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
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
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
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
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维度,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
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
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
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
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
选取
与体系建构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
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学、城市经济学、产
业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公共政
策理论和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通过数
据统计的分析方法,进而反映特色小镇
发展综合水平的一整套指标体系。特色
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应准确体现
特色小镇的特点,形成一个有机的评估
系统,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下列
原则:
(1)典型代表性原则,从各维度选取
的指标应为特色小镇评价目标服务,立
足于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能够全面科
学地反映出特色小镇的综合发展水平。
(2)系统全面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
应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
等各个维度,不应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和
规模,还应注重环境风貌和生态可持续
发展等。
(3)相对独立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
相对独立且不相关,不能互为解释,从
而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原则,评价体
系既包含共性指标,具有可比性,便于
指标比较,又包括个性(特色)指标,可
以反映“特色”建设进展和成效。
(5)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
数据明确,且有一致的统计口径,可较
为简便地获取,同时也可以量化和对比。
(6)动态适应性原则,由于特色小镇
因时因地而不同,所选取的指标无论在
指标维度、指标权重和具体指标选择等
方面都应具有动态性,以期能根据新的
发展形势和背景进行适应性调整。
(7)以人为核心原则,整个指标体系
最终虽然是定量的综合评分,但在具体
指标设计中,应同时考虑主客观相结合
的模式,将特色小镇的使用者、经营者、
管理者和旅游者等微观主体的主观感受
和体验也纳入到指标体系中。
指标筛选先经过专家咨询进行推荐,
在每个维度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指标,对
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的
相应规模、结构、状态与效率等动态趋
势等进行科学评价和综合评估,全面反
映特色小镇各子维度和总的综合发展水
平。在选择具体指标时,高于50%的专
家认为该指标不重要,则淘汰该指标;
统一归并相关性强的指标或者选择相对
容易获取的指标;根据3轮专家咨询后
的综合结果,采纳 80% 以上的专家认同
的指标,形成最后的指标体系。
在参考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后
,将
本指标体系分为特色小镇基本信息、发
展绩效和特色水平三部分,形成“1+4+N”
的指标结构,分别从总体、分项和特色
3个视角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进行评
估,其中基本信息部分的指标具有动态
性,会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而不断进行
适应性调整和更新(图 2):
(1)基本信息指标主要是统计特色小
镇的建设、投资和规划进展,该部分指
标主要测量特色小镇的总体发展情况,
特别要说明的是该部分指标会随着特色
小镇建设进程的推进而动态变化:前期
更多侧重建设、规划等未全面投入使用
阶段的评估;后期则更侧重对总体投资
总强度和产出总规模等运营效益方面的
评估。此外,特色小镇作为城市或城镇
转型升级的特殊平台,后期在区域层面
也应该和现状城(镇)区融合发展,因此
在其发展后期,总体指标部分还会增加
关于区域融合度和关联度等方面的指标
( 表 1)。
(2)发展绩效指标主要是反映特色小
镇在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4个子维
度上的发展效率与成绩,这四方面紧扣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导向和概念内涵,
既突出了特色小镇作为高端产业,特别
是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的特点,又表现
出了其作为景区和产城融合区的新空间
模式的特点 ( 表 2)。
(3)特色水平指标主要考虑特色小镇
主导产业的差异,特色产业从装备制造
到历史经典产业,具有完全不同的发展
路径,应该根据特色产业的划分分别确
定不同产业相应的评价指标。虽然是不
同产业,但在评估时也需要对其进行横
向比较,在此则侧重比较特色的鲜明性、
成长性和结构性等共性特点 ( 表 3)。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模式
研究
当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综合加权法、DSS评判法、理想点法和
向量排序法等。在综合多种指标综合评
价方法的基础上
,本次特色城镇发展
水平的指标评价方法采用基于钻石模型
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钻石的两
极分别为特色小镇建设程度和特色水平,
中间的主体是4个维度的发展绩效(图3)。
各指标值标准化采用双曲线标准化函数,
将各指标值标准化到-1~1,使所有维
度的指标标准化值都能构成一个正多边
形的雷达图。将两极和4个维度作为综
合指数,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构成的多边
形中心点到顶点的线段为各综合指标标
准化值所在区间[-1,1],而标注值0为
临界线,0以下其值为负,0以上其值
为正(图4)。这种综合评估分析模式,
既有单项评分指标又有综合指标,既有
几何直观的表现形式又有具体解析数值,
每个指标都有上限、下限和临界值。指
标下限可以根据特色小镇群体中的最小
值确定,指标上限可以根据最大值确定,
临界值采用平均值,如省(市、县)内全
部城镇的平均水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7期
《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转载须知
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
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
两天后
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