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当“新技术”遭遇“双创”——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交流会(下)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8-19 02:27:3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2016年7月31日,在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
“新技术、新城市、新理念——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交流会”
成功举行。该交流会由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和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共同发起成立的“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规划研究院”主办。
交流会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处处长、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秘书长郑明媚主持。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方发和到场致辞,共同见证智慧城市、通智平台等三方联合解决方案发布。
在
“双创发展新动能对话
”
环节,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规划研究院大数据所所长姜鹏主持,中关村创业大街全球孵化业务平台部门经理栾天先生,深圳城市梦工厂秘书长郭晨先生,韩国土地住宅公社研究员愼友宰先生,以及创业团队代表:美国TASI公司总裁&首席工程师张秋萍博士,北京云创启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MO马传磊先生,印娃创始人兼CEO李兵先生分别介绍
了各自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探索与设想,共同商讨了如何借力市场化模式,推动智能城市健康发展和大数据创新应用
。本期推送分享嘉宾的精彩发言及对话内容,敬请期待!
“
双创发展新动能对话
栾天
中关村创业大街全球孵化业务平台部门经理
感谢姜主任,我们有幸成为智慧城市分论坛的支持单位,刚才展示的三个项目是我们推荐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也算是作为中国双创一个标杆的地方,其实双创这个概念也是从中关村创业大街这边最早兴起的,最早像车库咖啡、3W、36氪、包括联想之星等等孵化器投资机构形成的氛围。
目前从整个中关村来讲,今年及之后两年的重点其实跟智慧城市也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是国际化,国外的项目要进来,包括国内的项目要出去,还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的转型。
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在做“双创”,大型企业其实有刚需,通过大型企业所带动的包括智慧城市,比如软通动力、华为、海尔,包括一些很传统的央企像中钢,甚至中海油这些企业,他们目前来讲从创新角度的驱动是非常强的,刚需非常大。
目前需要用社会的力量去做这个事情,不像以前自己有研发部门。像智慧城市也是,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即便是华为或软通动力这几家大型企业在一起,力量也还是薄弱的,因为相当于是建一个新的城市,各个领域都要创新,以及模式的变动,当然模式变动是另外一个话题。
我前段时间去韩国,他们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来牵引做带头,这是模式上的。从技术角度就需要大众的力量,两年后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和风气已然成风,需要从社会角度对接这种具体的某一个细分领域的项目。
我们10月份跟北京电视台合作做一档节目,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升级转型的招标创业,大型龙头企业提供需求通过社会力量进行招标,这种招标不是说企业招标以后拿一个offer、拿一个项目、或者到大型企业找一份工作,而是进行一个创业,甚至龙头企业有内部基金或第三方社会资本的基金,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很可能这个项目公司会做大,甚至会成为一个上市公司,这是目前发展的趋势。
“
双创发展新动能对话
郭晨
深圳城市梦工厂秘书长
谢谢姜总,城市梦工厂大家可能没听过,实际上我们的历史满打满算刚刚一年,而且我们的操作方式可能和大家知道的双创平台会有蛮多的不一样,我就稍微介绍一下,也算和北京的同行们来分享。
一个就是说城市梦工厂,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实体的空间上的点,因为这个可能跟我们的发起机构有关系,城市梦工厂最早是深圳规划院提出的,接下来深业集团、深圳能源集团、腾讯、华为、浪尖6家机构共同发起。
我们跟华为合作比城市中心还早一点,今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的范围已经扩大到36家,这36家就包括可能大家听说过的深圳的各行业的领军企业,比如全世界第一个做闪存盘的蓝科,还包括华大基因、富士康、比亚迪、王俊同志的汉云智能等等,都在里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平台在全国其他地方应该不太有过,为什么会有这么跨行业的平台出现呢?
可能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因为城市,实际上我们可以想像把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聚在一起,只有一个概念能够做得到,就是城市,这只有这个东西跟大家都会有关系的。
于是就出现了从另一个维度的聚焦,我们所有的成员单位全都是深圳本地的企业,大家最初都是因为这个城市本身的凝聚力聚在一起,所以我们和城市中心中央级的平台都不太一样,我们是偏地方的一个平台。当然了,得益于深圳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的地方平台也还是有相当多的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在,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我们会做几个事情,也是前段时间发布会上我刚刚有讲的,其实从全球来看,实际上创新的驱动机制是呈现一个明显的下沉的趋势。在最初的时候,也就是一年多前大家最爱谈万众创业的时候,不光是中国,全球的创新都是创业驱动或者点子驱动的阶段,很快下沉到供应链和服务业驱动的阶段。
深圳作为创新城市的地位这个时候开始树立起来,我们经常看到美国的一个创意或者说想法在深圳做成了原形首版,在美国众筹,又在深圳生产出来,这个是因为在工业4.0还没有真正的自动化实现的时候,其实深圳的制造业的基础,尤其是相对高科技含量一些的制造业的基础,形成了一个泛工业4.0的效果,产生了这样一个高的溢价。
我们也研判再往下,还要再下沉,下沉到最终的更加基础的学科,靠科技进步来驱动的技术化,这样针对这三个层面,城市梦工厂的一个种子计划就是面向社会征集关于城市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创新的不管叫痛点还是解决方案。我们是痛点和解决方案合在一起的,后来不言而明把痛点单独拎出来了。
我们这36家机构的青年骨干,实际上是为这些有机构背景的有创新意愿的青年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来交互沟通。这和社会的参与很不一样,因为这些机构的产品经理们或者项目经理们他们擦出来的火花落地效率是非常高的,可能是实验学校的一个教师和腾讯一个产品经理能碰出来一个教育型的产品,可能两三个月就开始使用起来。
同时第三个层面,因为这些企业聚在一起还算有一定的影响力,梦工厂会和大家结合在一起,和全球的科研型的院校去建立知识产权转化和转让的良好的通道。实际上完全是基于深圳的考虑,深圳不像北京的教育基础那么好,深圳在高校科研层面会有短板,所以我们会更加需要这样的通路,去接入全球科研的模式。
这三个层面的工作落下来以后,推动创新,既然是城市创新,当然智慧城市是很重要的一块。第一年的五个项目里面,智慧尚城是由深规院、华为、腾讯、浪尖这几家参与执行,也希望过一段时间以后能够拿出一些好的成果给大家来看。
跟前面印娃打印非常像,我们的这些新的技术其实最后落在一个城市级的应用里面,才能说它是在走向智慧城市,我们在实验室里或者在一个样品里面其实不够的,梦工厂这个平台的愿景是把整个深圳都打造成为我们的未来城市的体验区。
我先介绍这么多。
“
双创发展新动能对话
愼友宰
韩国土地住宅公社研究员
大家好!我是土地住宅公社的研究员愼友宰,我在土地住宅公社主要研究有关于智能城市的这一部分。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韩国一个年轻人的创业点子,由政府提供支持落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在韩国比较偏僻的郊区,晚上没有公交车通往。有一个青年开发了一个APP收集这些用户需要去的路线需求,分析这些数据整理出合适的路径,最终是用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是开发了这样的一个APP。但是一般的公交公司认为这个是非法的,因为不可以一个人单独开发一个线路然后去行驶,所以他们就控告了这个年轻的创业人。
但是我们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认识到这个服务是非常非常好的一种服务,所以就帮助了这个年轻人把这个适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政府非常快的应对措施,仅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并且以政府的支持在我们首尔或者韩国,可以利用到这样的一个服务。
我想要强调一点,
一个年轻人想要创新创业的时候,我们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国土交通部就支持了这个APP,跟我们日常一般公交公司实现了共同的成果,我们实现了共赢。
比如说一个消费者
回家
非常晚的话,没有公交车的话就非常的麻烦。为了保护市民的安全,坐了公交车之后我们就会把这个信息传送给另外一个人,这样保护者会知道这个消费者的路径在哪个地方。表面上没觉得它特别的了不起,但是对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却提供了方便。
我再介绍第二个青年的创新创业点子。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信息和数据成为权利的时代,但是我们有部分机构不把他们收集的信息公开给我们的市民,中央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推出了一个政策,名字叫做政府信息3.0计划。就是把有价值的这种数据免费地公开给我们的市民。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想要开发一个APP的话,会需要很多的数据来收集我们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充分地利用国家政府给提供的免费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话,就会把自己的点子和信息结合在一起实现共赢。
如果一个人有非常好的创意点子的话,政府机构还可以给他提供免费创业的空间,像韩国有一个叫创造经济革新中心,这种中心就是给一般的创业者免费提供空间的一个地方,并且政府信息3.0计划当中的数据开放的规模日益增加。
虽然说到目前为止政府还不能把非常有效的服务提供给青年,但是政府会一直努力,让一些有创意点子的这些年轻人可以实现成功。
谢谢大家!
谢谢三位嘉宾的分享。咱们三个创业团队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北京、深圳、韩国的专家提问。
姜鹏
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规划研究院大数据所所长
张秋萍
美国TASI公司总裁&首席工程师
我有一个问题,现在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关键问题,我是非常希望看到大数据不仅是对大家日常生活的方便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也希望大数据在城市的一些最基本的建设,一些关键的像防灾、救灾方面也能够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持,我觉得应该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不知道各位领导、领军人物是如何看的?
在深圳去年的时候,在智慧城市这一块,我们的课题里面有很多这样的项目,不光是防灾,包括我们小学生上学的最后一公里,整个街道安全等等等等。我们发现市场的力量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现在为止在我们的课题里面已经划成了两个层面,政府该管的和企业去管的。
有点像大数据的应用层,应用层其实是交给市场更合适,很多市场产生的千奇百怪的想法,当它推广开来以后,就已经可以对城市起到很多的作用。而且我们很难说从规划角度去说哪一个,比如说我们都希望室内空间的定位都能达到,但是用哪个作为它的终端,灯具也可以智能灯具,到底哪个合适不是规划出来的,是在市场上博弈出来的。
退回来政府做什么呢?我们觉得在这件事上政府可能最核心的应该是数据安全,或者说智慧城市层面的城市安全,就是说虚拟安全的问题可能是真正政府要管的。
太多很好的应用放在面前的时候,我会发现很多商业模式都很成熟了,但是我都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心,一旦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数据安全不管是由于人的原因,由于技术的原因,被黑的原因,那么多的数据掌握在商业型的应用里面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在虚拟安全上,包括城市中心,或者在深圳,其实都应该做很多的事情。
郭晨
深圳城市梦工厂秘书长
马传磊
北京云创启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MO
我想问一下韩国朋友,韩国的政府和企业对VR产业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
韩国的VR市场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韩国有一个公共企业叫做Space A,是一个有关于空间的机构,是国家直属经营的机构,主要是负责VR市场。
它主要是集中收集全国的空间的信息,这个信息包括形状及所有的颜色。政府通过该企业收集全国的VR信息,然后免费地公开给所有的企业及市民,这样对于企业经营这方面提供很多的帮助。
愼友宰
韩国土地住宅公社研究员
李兵
印娃创始人兼CEO
我其实没有问题,我大概讲一下我们的一些感受。
其实这个项目是去年年底开始的,一开始就入驻在创业大街,
我们整个项目到现在
公司
一共
只有5个人。
因为我本人对互联网并不是那么熟,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比较复杂的系统,
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外包的,而且就外包给创业大街内的公司,我们的品牌,我们的产品架构,我们的研发,都是外包在创业大街。
我们所谓的创业生态,刚才听到的时候其实感触特别的深,我们在很短的一街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生态,几乎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的各个方面的专业的工作都会有人来帮你做,效率非常的高,而且成本也不是特别高。
我不知道其他的城市是不是也像我们创业大街一样,这种小的生态创业环境对初创项目,尤其像我这种传统行业转型的人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个是我的一点感受。
谢谢,我们的讨论有些超时了,感谢各位的包容与坚守。今天的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交流会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也感谢参会的专家和团队,谢谢大家!
姜鹏
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规划研究院大数据所所长
本文内容由交流会速记稿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